中美网友交流,高知破防了
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民间对话,意外撕开了某些精英人士的“遮羞布”。近期,中国网友与涌入小某书的“TIKTOK难民”的交流,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现实与某些人构建的“理想国”之间的巨大鸿沟。当美国网友开始分享真实的社会现状,而非刻意美化的滤镜故事时,一部分长期以来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话语权的中国“高知”们,开始坐立不安,甚至有些恼羞成怒。
这种“破防”并非毫无来由。以往,关于美国的种种,往往经由这些“知识分子”之口转述,他们精心包装的信息,营造了一个自由、富足、福利完善的“灯塔”形象,让不少人趋之若鹜。而如今,当普通网友直接与美国民众对话时,才发现真实的美国并非如此完美,甚至在一些方面还不如中国。比如,美国网友吐槽医疗保障的昂贵和不便,控诉自由分享平台的缺失,这些都与之前精英们所描绘的景象大相径庭,这无异于直接揭穿了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以往,他们是“信息的二道贩子”,拥有话语权,而现在,直接对话的出现,让他们失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的优势,也让他们失去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部分人开始嘲讽中国网友的自豪感为“低级的情绪性自嗨”,实则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慌与失落。
“高知”的这种焦虑,反映出的是一种权力失落感。当民众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通过真实的交流去获取信息,而非依赖少数“精英”的转述时,曾经的权威自然会受到挑战。复旦大学教授严锋的言论,恰恰体现了这种心态。他将中美网友的交流视为“自嗨”,甚至暗示未来中国会因“今日的自满”而付出代价。这种带有明显偏见的言论,不仅显得极不客观,更缺乏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胸怀和理性。 他们的“破防”,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击,更是对自身权威受到质疑的恐慌。他们或许应该反思,为何自己曾经精心构建的“美国梦”如此不堪一击,而不是急于否定民众的真实体验。真正让人感到可悲的是,他们并未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而是来自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真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