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教育强国纲要:基础教育实践策略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

骏彤随心小姐姐 2025-01-20 20:24:27

落实教育强国纲要:基础教育实践策略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的指引下,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理解并落实教育的“三大属性”与“六大特质”,是探寻基础教育有效策略的关键路径。 ​​一、锚定政治属性,强化思政引领 ​​教育的政治属性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将思政教育摆在首位。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构建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 例如,将思政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如在历史课上,不仅讲述史实,更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领悟国家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剖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开展主题思政活动,如“红色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收集和讲述红色故事过程中,深刻理解革命精神,增强对国家和党的认同感,强化思政引领力。 ​​二、凸显人民属性,保障民生福祉 ​​人民属性强调基础教育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应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尤其是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比如,通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推进教育公平,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规范招生秩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升民生保障力。 ​​三、秉持战略属性,着眼长远发展 ​​基础教育需秉持战略属性,为国家长远发展培育人才。 一方面,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可开设科技创新课程,配备专业师资和实验设备,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如机器人编程大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科技发展储备人才,增强科技支撑力。 另一方面,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未来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四、凝聚多方合力,共筑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要形成强大的社会协同力,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紧密配合。 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等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场所,丰富教育内容。 此外,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基础教育落实教育强国纲要,需紧紧围绕“三大属性”与“六大特质”,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整合各方资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