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褚时健在曼蚌糖厂一线找问题时,东瞧瞧,西摸摸。工人对他不屑一顾,以为又是领导走过场而已。谁知,褚时健敲敲熬糖的锅,立即兴奋起来,提出3个举措,当年就让糖厂摘掉亏损帽子,盈利11.7万。 1963年5月,正值新平县盛夏时节。一位身材高大、神情坚毅的中年男子走下了开往新平县的绿皮火车。他便是被派往曼蚌糖厂担任副厂长的褚时健。 初到曼蚌糖厂,褚时健逐一查看每个工序,仔细询问工人们的意见,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然而,大多数工人见惯了领导们的突击检查,对这个新来的副厂长并不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褚时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领导们惯用的走过场把戏罢了。 然而有一天,他在巡视熬糖锅炉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只见那口巨大的铁锅,表面布满厚厚的锅垢和焦泥,热量难以传导,导致燃料消耗严重。褚时健灵机一动,上前叩了叩锅壁,厚重的锅垢应声而落。他对在场工人说:"把锅好好刷洗一遍,去掉锅垢,咱这燃料就能省一大半!" 解决了锅具问题,褚时健把目光投向了燃料本身。他发现,糖厂一直用褐煤和木柴当燃料,不仅价格高昂,而且燃烧不充分,简直是个无底洞。有天,褚时健站在蔗渣堆前出神,突然灵光一现:何不用这废弃的蔗渣当燃料?他赶紧找人做实验,果不其然,经过晾晒和堆沤的蔗渣,燃烧效果远超煤炭和木柴。一时间,褚时健的妙招在厂里传为佳话。 在褚时健的改革措施下,曼蚌糖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因常年亏损而死气沉沉的厂区,焕发出勃勃生机。1964年底一算总账,竟盈利11.7万元,摆脱了长期亏损的窘境。消息传出,举厂振奋,人人都在议论这个新来的副厂长有多神通广大。 此后,他转战烟草,开始在中国烟草行业中崭露头角,逐步将红塔山品牌打造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并将玉溪卷烟厂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跻身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1990年,褚时健因其杰出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对行业的贡献,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标志着中国烟草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褚时健在红塔山的十八年间,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改革决心,为国家创造了高达991亿元的利税收入。红塔山品牌的价值更是达到了4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反映了褚时健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非凡才能。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之一。这一评价不仅肯定了他在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卓越表现,更彰显了他在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褚时健将玉溪卷烟厂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管理结构,使其在亚洲乃至全球烟草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过程中,褚时健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多方位的发展策略,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进入21世纪,褚时健的影响力依然不减。2008年,云南当地媒体在评选“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时,褚时健名列第五。这一排名充分体现了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在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发展的贡献。褚时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不仅带动了烟草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推动了云南经济的整体提升。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所做贡献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关注员工福利,推动环保事业,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褚时健在红塔山的十八年里,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家贡献了至少1400亿元的利税。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他对企业运营的深刻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他的领导下,红塔山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还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了中国烟草品牌的国际形象。 在商业界,褚时健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示:“我很钦佩他,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企业家精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番评价不仅彰显了褚时健在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卓越能力,也反映了他在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深厚修养。 褚时健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他善于抓住市场机遇,灵活应对行业变化,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增长和品牌的不断提升。褚时健深知,企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更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奉献。因此,他注重团队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这贪污犯没枪毙便宜它了
好嘛,救活一个糖厂垮了小半个煤矿……
当年的富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