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连忙从安庆赶来。牢房里,一张破旧不堪的方桌,两把圆凳,曾国藩与李秀成对桌而饮。几杯酒下肚,曾国藩缓缓开口道:“知道吗?你们天朝的上上下下,我最佩服的就是你。” 1864年6月的一日清晨,经历了六年时光的天京终于失守。面对即将崩塌的大业,忠王李秀成带着仅存的太平军从西门杀出一条血路。 一路到了江浦,李秀成暂时避过了湘军的追击,却在7月中旬被当地百姓认出并擒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名将,就这样倒在了离天京不远的地方。 对曾国藩来说,李秀成的被捕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战果。这个曾让他在江北、江南吃尽苦头的对手,终于落入了他的手中。 李秀成出身江西青田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就跟着舅父读过几年书,但家贫难以继续求学。为了生计,他只得跟着父亲一起耕田度日。 1850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的旗帜开始在南方大地上飘扬。三年后,李秀成加入了这支改天换地的队伍,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 从一个普通士兵到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李秀成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转变。他先后取得了破江北江南大营、三河大捷等重要战役的胜利,甚至还击毙了英法联军的将领。 在另一边,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同样充满传奇色彩。他出身湖南湘乡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年少时勤奋读书,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考中进士。 从科场到战场,曾国藩的转变来得突然而又必然。面对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临危受命,组建湘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李秀成被俘的消息传到安庆时,正在指挥大军的曾国藩立即放下手头的军务,火速赶往南京。相比其他太平军将领的审讯,曾国藩对李秀成的态度显得格外不同。 在南京城内的一间简陋牢房里,曾国藩特意安排了一张方桌和两把圆凳。这种审讯方式,在当时的清朝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打破常规的不仅是审讯的场景,还有曾国藩准备的一壶清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酒一直被视为沟通心灵的桥梁,而曾国藩正是要借这杯酒打开对话的大门。 两位统帅相对而坐,曾国藩的谈话开门见山却又不失温和。他首先谈及李秀成在军事上的成就,对其在江北、江南等地的战役表示赞赏。 这种对敌人才能的承认,让整个谈话的氛围变得不那么剑拔弩张。曾国藩接着谈到了李秀成的出身和成长经历,表示对其从一介农夫到统帅千军的经历深感钦佩。 在谈话中,曾国藩特意避开了审讯常用的威逼利诱,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李秀成探讨天下大势。他谈到了太平天国的兴衰,谈到了清廷的得失。 这种谈话方式,既展现了曾国藩的儒者风范,又暗含着对李秀成的某种期待。在谈话间隙,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李秀成能够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对于这个建议,曾国藩给出的理由是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他表示,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李秀成的记录将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在这场看似平和的对谈背后,实际上暗藏着曾国藩的深远考虑。他需要从李秀成口中了解太平天国的内部情况,也需要一份能够呈报朝廷的重要文献。 随着酒过三巡,两人的谈话逐渐深入。曾国藩不动声色地引导李秀成谈论太平天国内部的种种问题,从军事到政治,从人事到制度。 在曾国藩的巧妙引导下,李秀成写下了长达数万字的自述书。这份文献不仅记录了他的个人经历,更详细阐述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自述书中,李秀成以亲历者的视角,揭示了太平天国内部的诸多问题。从军事指挥的失误到政治制度的缺陷,从人事任用的混乱到宗教信仰的偏差,他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份自述书的政治价值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其中不仅包含了大量太平天国的机密信息,更重要的是为清廷提供了一份来自敌方高层的内部评估。 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将李秀成押送北京,而是决定在南京就地处决。这个决定的背后,是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控。 在处决前,曾国藩派自己的心腹李鸿裔前往监狱,向李秀成传达了这个消息。李鸿裔转述了曾国藩的原话:"国法难违,不能开脱"。 面对死亡的宣判,李秀成表现出了难得的平静。他对曾国藩的处置没有丝毫怨言,甚至表示理解这样的结局。 但在上报朝廷的过程中,曾国藩对李秀成的自述书进行了多处关键修改。这些修改都经过精心考虑,目的是为了维护清廷的统治和湘军的利益。 最引人注目的修改是关于洪秀全的死因。原文中说洪秀全是病死,但被改为了因军事压力服毒自尽。这个改动突出了清军的战功。 第二处修改涉及李秀成的被俘经过。原文记载是被普通百姓抓获,但曾国藩改成了被湘军追兵所擒。这个改动强化了湘军在战争中的作用。 对于李秀成突围的时间,曾国藩也做了技术性的调整。把"初更"改为"四更",这样可以减轻守城将领的责任。 在太平天国十大失误的记载中,曾国藩删去了关于制度缺陷的论述,代之以军事调动的失误。这个改动凸显了清军在军事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