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避开4大误区,发挥最大价值 孩子睡前故事,应该讲到何时为止? 昨晚接到朋友的电话,她对我还在给上小学的女儿讲睡前故事感到惊讶。难道孩子大了就不需要睡前故事了吗?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有了独立意识后,就不再要求睡前故事,但如果孩子还有需求,多讲两年也无妨。 据美国儿科学会研究显示,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能否经常听到父母的睡前故事,将直接影响其入园后的学习表现及日后的学习成绩。 睡前故事带来的四大益处 我深感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好处。从女儿6个月大开始,我就坚持每晚为她讲睡前故事,这一习惯持续了6年多。睡前故事给女儿带来的益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增强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内心的定海神针。有安全感的孩子更了解自己,能清晰地分辨可为与不可为,从而拥有更幸福的人生。睡前故事不仅是传递故事的过程,更是加深亲子沟通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入睡也有父母的陪伴,从而增强安全感。 提升认知能力 睡前故事能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认知社会。通过听故事,孩子能逐渐领悟故事中的深层含义,提升认知能力。 提高注意力 学习好的孩子往往具有强大的专注力。注意力是后天培养的,睡前故事是锻炼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有趣的故事能让孩子全神贯注,长期坚持有助于显著提升注意力。 增强理解与表达能力 优质的睡前故事语言简单有趣,题材温馨,易于理解且富含深刻道理。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逐渐认识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为日后的理解、表达和书写能力打下基础。 睡前故事要避开的四大误区 虽然睡前故事好处多多,但并非所有孩子都喜欢,也并非所有家长都能讲好。部分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听睡前故事,或长期坚持却未见效果。这可能是因为陷入了以下误区: 过早指读 过早教孩子识字会破坏他们对绘本的兴趣,导致抵触睡前故事。 多听少讲 忽视孩子的提问,搪塞或要求孩子少问多听,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导致他们对故事失去热情。 借故事批评孩子 利用故事中的角色和行为批评孩子,甚至揭短,会让孩子感到尴尬,达不到教育效果。 难度过大的提问 设计难度过大的问题会打断孩子听故事,导致紧张甚至不愿继续听。 如何挑选合适的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的意义在于形式与内容并重。家长应亲自参与,挑选高质量的睡前故事。 符合孩子认知 选择情节简单、语言易懂、符合孩子认知和心智发育水平的故事。 富有趣味性 孩子喜欢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形象可爱、情节简单的。家长应精心筛选,讲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听。 道理深刻 好的童书故事不仅适合孩子,也能让成年人着迷。选择涵盖广泛道理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睡前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避开4大误区,发挥最大价值 孩子睡前故事,应该讲到何时
山里记食美
2025-01-20 11:26: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