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后,兴趣班该如何理智选择?坚持3原则,少走弯路 前几天,女儿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起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情况。结果令人惊讶,女儿所在班级四十名学生中,超过百分之八十都报了兴趣班,且不少学生不止参加了一个。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给孩子报兴趣班是越多越好吗?孩子上小学后,到底该如何理智地选择兴趣班? 在遇到女儿兴趣班的同学淘淘之前,我一直以为那种一下子给孩子报六七个兴趣班的家长只存在于电视剧或大城市里。然而,送女儿上舞蹈班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家长。 淘淘妈妈坦言,她知道给孩子报这么多兴趣班,孩子不可能门门精通,但如果不报,又怎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呢? 现实生活中,像淘淘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深知兴趣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想尽办法帮孩子找到兴趣点。然而,通过报兴趣班来寻找兴趣点,真的靠谱吗? 答案是有用,但并非唯一或最有效的途径。使用不当还可能适得其反,扼杀孩子原本的兴趣。 其实,挖掘孩子的天赋有很多方式,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只要愿意投入耐心,就能发现。 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 经济压力 市面上的兴趣班琳琅满目,如绘画、舞蹈、跆拳道、武术、书法、口才、围棋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个兴趣班一年的费用就可能成为不小的经济负担,更别提三四个兴趣班了。 剥夺快乐的童年 每逢节假日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穿梭于各大兴趣班之间,孩子的童年时光被各种课程填满。高质量的陪伴并非只是陪孩子上课,而是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陪孩子玩耍、读书、成长。 盲目跟风 盲目跟风报兴趣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家长给孩子报了多个兴趣班,结果孩子因为不喜欢或其他原因逐渐放弃。这样的兴趣班只是浪费金钱和时间,直到孩子放弃时,家长才恍然大悟。 如何挖掘孩子的天赋?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的“多元认知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长于其他孩子的地方,这就是他的天赋。家长的首要责任是挖掘孩子的天赋,顺势培养。 少点功利心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初心是帮孩子发现兴趣,但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就期望孩子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这样的功利心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使孩子厌恶自己的天赋。 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 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通过多陪伴、多体验、多尝试来推测孩子的兴趣点。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的“多方面”测验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天赋。 给小学生报兴趣班要坚持的原则 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兴趣班没有兴趣,那么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负担。投入时间学习不喜欢的事情,不仅学不好,还可能影响主课程的学习成绩。 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每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同。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来安排兴趣班,不要盲目追求全面发展。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自由和规则是孩子天赋的权利。关于孩子的事,无论是选择兴趣班还是其他事情,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遵循孩子的意愿。 写在最后: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文武双全、成龙成凤。因此,我们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天赋,希望将孩子的优势基因利用好。但请记住,兴趣不是报了兴趣班就有的。培养孩子一个兴趣需要投入资本、精力和时间。家长要理智选择兴趣班,坚持原则,少走弯路。
孩子上小学后,兴趣班该如何理智选择?坚持3原则,少走弯路 前几天,女儿班主任在
山里记食美
2025-01-20 11:26:19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