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泥瓦匠张渝生娶了城里的女知青,结婚后的一晚,他发现妻子的腰突然变粗。起初,他以为妻子得了什么病,可能是肿瘤,于是决定带她去医院检查。但当医生告诉他妻子怀孕时,张渝生气愤不已,不仅大声训斥妻子,还要求她离开自己,去嫁给别人。 1970年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的动荡时期,社会变革的浪潮涌动,而这一时期的青年一代,则多受到政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许多年轻人响应号召,远离家乡,到乡村支援建设,成为所谓的“知青”。他们背井离乡,深入农村,尝试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建设新中国。 乔献华,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普通青年,和许多知青一样,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农村。在那里,她遇到了李渝生,一个来自船员家庭的青年。李渝生的工作虽然辛苦,却也充满着浪漫的海上生活,吸引了乔献华的目光。两人在一段时间的相识中,情愫渐生,很快便陷入了热恋。 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观念,乔献华的父母坚决不同意这段感情。他们担心李渝生的工作过于危险,可能会让女儿面临守寡的痛苦。 此时,乔献华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一事实让她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在没有办法取得父母的支持下,她的父母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男人来接管她的未来。于是,张复生,一个泥瓦匠,成了他们的选择。 张复生是一个憨厚实在的农村小伙,他来自普通家庭,是一名手艺人,以泥瓦匠为生。他勤勤恳恳,做事踏实,正好符合乔献华父母的期望。尽管他并不知情乔献华怀孕的事情,但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婚后的一天,张复生注意到妻子身形变化,心中不安,才知道妻子怀孕了。 当张复生得知乔献华怀孕的事实时,他的心情复杂而激烈。对于一个传统观念深重的农村男子来说,妻子的怀孕并不意味着喜悦,而是一种无法承受的打击。因为怀孕意味着妻子在结婚之前已经和别人有过亲密接触,这对张复生而言,几乎无法接受。 那时的社会,离婚的观念尚未普及,尤其是在农村,婚姻生活的稳固是家族和社会评价一个人品德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准。张复生的愤怒来自于他感受到的被背叛。乔献华的怀孕,让他觉得自己被冷落,甚至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 他无法理解妻子为何不早点告知自己这个事实,而是等到怀孕已深,才告诉他。种种误解与愤怒充斥着张复生的心头。他愤怒地要求乔献华改嫁给那个让她怀孕的男人,这一要求几乎把他们的婚姻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乔献华,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无助中。她并不想让张复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但她的内心依然放不下对李渝生的感情。虽然李渝生离她而去,但她依然怀有复杂的情感。她不知道如何向张复生解释,如何才能让这段婚姻继续下去。最终,她只能以泪洗面,依旧维持着这段看似破碎的婚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乔献华最终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并且很快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尽管张复生最初对这个孩子并不热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接受了妻子的过去,并且对这个孩子像亲生子女一样照料。张复生的善良和宽容,也在一点一滴中改变了乔献华的内心世界。 生活的挑战并未结束。张复生的身体逐渐出现了问题,他染上了重病。尽管乔献华和她的父母尽力救治,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有限,张复生最终未能战胜病魔。就在这个时候,李渝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李渝生得知自己曾经伤害了乔献华,感到深深的愧疚,他决定要为过去的错误承担责任。 李渝生并没有急于与乔献华复婚,而是选择默默地照顾张复生。在张复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李渝生成了他的全职护工,倾尽全力为他提供照顾。李渝生不仅为张复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在他的最后时光中尽量让他感到安慰和平静。 张复生在临终时,看到了李渝生的真诚悔过和不离不弃的陪伴,最终心中释然。他感到,虽然自己曾经遭受了极大的背叛,但也在这段时间中收获了宽容和理解。尽管李渝生的过去让他痛苦,但他知道,人终究是会犯错的,重要的是能否在错误中悔过。 张复生最终去世,而李渝生在张复生死后,将两个孩子视如己出,照顾他们成长,并且每年都带着他们去墓地祭拜已故的父亲。他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温馨,李渝生不再寻求新的人生伴侣,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孩子们的教育中。 经过多年的时间,乔献华终于原谅了李渝生。两人在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决定复婚。李渝生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逐渐改变了乔献华的心情。她发现,李渝生并没有因为过去的错失而消极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用行动去弥补和承担责任。 最终,乔献华和李渝生重归于好,家庭也渐渐找到了平衡。尽管他们没有再生育新的孩子,但他们依然将张复生的两个孩子视为自己亲生的宝贵财富,尽心尽力地培养和教导他们,传递着父母和养父的爱与责任。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几个普通人经历了爱情、误解、宽容与牺牲的考验。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交织,更是一代人精神成长和时代变革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