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格佳聊情 2025-01-20 08:26:21

中国古人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古人就制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此后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明确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即将结束。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有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十二月中,冷气积久而为寒,大者,乃凛冽之极也。 ”在大寒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寒潮不断南下,风力强劲,气温骤降,地面积雪不消,形成冰天雪地的景象。此时节,也要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保护牲畜安全过冬的工作。不过,大寒过后就是立春,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0 阅读:1
格佳聊情

格佳聊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