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从权力巅峰到被清算,为大明续命却被抄家,原因想象不到

十里桂花开了 2024-10-29 18:28:34

有人说明朝只有一个宰相,这个宰相就是张居正,因为他的改革为大明续了命。其实朱元璋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费尽心机,废除了宰相制度,可是他的子孙们后来搞了一个内阁制度,那个首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张居正在万历朝当首辅,兼任皇帝的老师,当时皇帝年幼,李太后又处处听张居正的话,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和张居正关系很要好,是皇帝的大伴,同时又是太后贵妃身边的红人,可以想见张居正可谓权倾一时。

张居正活着时,小皇帝很乖很听话,对老师很尊敬,可是张居正刚死没多久,皇帝便对他进行了清算,甚至抄了张居正的家。官员们纷纷落井下石,张居正的长子自杀,府中十几人活活饿死。

和相继前后几位内阁首辅相比,张居正的结局是最惨的,如严嵩、徐阶、高拱,就算名声不好的严嵩,也没发生学生、同乡弹劾的事,要知道在那个朝代,是非常看重师生之情的。严嵩抄家时,当地官员也没落井下石。

到底因为什么,张居正如此遭人痛恨,连皇帝都不念师生情谊?想想万历皇帝的爹,和自己的老师高拱感情有多深,同样都是师生关系,怎么天差地别呢?

一、权倾一时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23岁时中了进士,并且选了庶吉士,入翰林院,成为内阁大学士的后备人选,成了“储相”。

可谓年轻有为,进入官场高级别圈子相当早,更可贵的是他的性格做事谨慎,处事圆滑,不容易被人抓小辫子,因为没有家庭背景加持倒逼练就的。

看看那些同时中进士的同年们,他的家庭背景实在没有丁点值得炫耀的地方,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要想出人头地唯有靠自己,他夹在那些同年中间,似乎有点另类,有点格格不入,但也幸运地少了一些牵累。

入翰林院时,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眉清目秀,做事勇敢,自诩豪杰,城府深不可测。

事实证明在翰林院期间,张居正深受前后两位内阁首辅严嵩和徐阶等人的厚爱。不久他被选为裕王也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的老师,与高拱成了好朋友。

在裕王府,他不仅受到裕王和王妃的尊重,也受到王府宦官们的敬重。也就是说,张居正几乎和所有的上级、同僚都相处的很好,并且广受好评,为今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隆庆皇帝即位后,张居正入了内阁,并在万历皇帝即位后的第七天,联合冯保驱逐了高拱,成了内阁首辅。

二、刘台的弹劾

高拱非常有才华,为官清廉。张居正暗中放箭,背叛了好友高拱,联合太监冯保,用不正当手段驱逐高拱下台,这个事件为当时官员们所不齿,连他的学生刘台在后来弹劾他时,也把驱逐高拱列为罪状之一。

刘台的弹劾,令张居正十分狼狈和难堪。因为在历史上,特别看重师生情谊。学生弹劾老师的事极少发生。就算大奸臣严嵩,也没有学生公开上疏对老师进行攻击的,更何况张居正当时政绩显著。

刘台说张居正违反祖制、控制舆论、驱逐高拱、作威作福、引用私人、预留后路,收受贿赂,等等。

在明朝历史上,被弹劾批评是常有的事,就连皇帝有时也会被骂的狗血喷头。你心胸宽阔点,不理睬不就行了吗?

可张居正偏不,觉得自己都不如严嵩,感到委屈极了,或许平时掌控大权听好话听的太多,一点都听不进去批评了。自己为国家排忧解难,费心费力,竟然还受到门生的指责,就站出来为自己进行辩护、罢工。

要知道在当时万历皇帝和李太后执政十分依赖张居正,谁和张居正过不去就是和大明过不去,必须替张居正出气,很快刘台下了锦衣卫监狱。

得罪了内阁首辅,刘台的下场很惨,莫须有的被扣上了贪污受贿的恶名,充军途中死掉,其父亲和弟弟都获罪。

最令张居正恼羞成怒的是刘台的预言。他说张居正破坏祖制,把品行不端的张四维引入内阁十分蹊跷。张居正的父亲年龄大了,说不定哪天去世,张居正就必须回原籍守制三年,想早些回朝廷就要提前布局张四维在内阁。

三、夺情风波引发众怒

刘台的确不厚道,你要骂张居正就骂,为什么连他的父亲也一起诅咒呢?事情又很凑巧,越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在刘台弹劾张居正之后的一年八个月,张居正的父亲还真就死了。

这个公众人物,当时权倾天下的大明首辅被当做焦点人物围观,吃瓜群众的普遍心态是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

尽管刘台不厚道,弹劾也太不给张居正面子了,但是对刘台的处罚又明显过头,罪不至死,在别人看来,高压压制别人意见的当权者,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话说回来,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按照祖制,张居正应该放下当下所有政务,辞去内阁首辅的职务,回原籍守制三年,实际上是守孝27个月。

那么张居正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到底是回乡守制尽孝道,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继续坚守岗位做贡献呢?

如果回乡守制,小皇帝就要亲政,亲自管理国家大事,不知道他能否管好这个国家?如果不回乡守制,世人的眼光如何看待他?认为他舍不得手中权倾天下的权力,不为天下百姓做好榜样尽孝道。

明朝治国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有着尊老爱幼的社会秩序,尽孝道是当时的道德底线。

现在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尽孝就必须回乡丁忧守制,但这在古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不回乡守制就是违反道德,违反社会舆论,你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行,难道大明的江山少了一个张居正就会完吗?少了谁地球照转。

可问题是当时的最高层,万历皇帝、太后、司礼监掌印冯保,都觉得离不开张居正,因为他们配合默契,是政治上的铁三角。

张居正此时十分矛盾,正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重振大明之时,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是守制还是夺情呢?

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事情。夺情是指由于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需要继续任职,不让守制,不让尽孝道,就叫夺情。

但历史上的夺情发生之后,事实证明根本没有必要,最终成为笑柄。因此当历史重演时,张居正实在没有理由挑战当时的道德底线去夺情。

张居正的心思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嘴上说着要回乡守制,但行为很诚实,最高层认为他压根就不想走,半推半就间,张居正留了下来。

每一个异乎寻常的举动都会惹来非议,这一次也不例外。又有个胆大的言官上疏弹劾张居正,接下来一波又一波官员声援,联合上疏,其中有张居正的同乡和门生,还有储相。

以张居正一己之力如何对抗天下的舆论,如何挑战当时的道德底线?即使他治国很有一套,可是天下人认为他破坏了道德就是破坏了国家的根本,对他有些失望,希望他幡然醒悟,做一个道德楷模,做一个圣人。

然而张居正是现实派,他不屑于做道德楷模,连儿子成状元都不避讳动用关系,抗倭名将戚继光还送过他美女。

即使皇帝太后撑腰,可秋后算账时,这一切也只会算在他一人头上。

后来,棍棒解决了道义,这些上疏的官员们被廷杖,其他官员们纷纷出动求情,张居正无动于衷。终于他解气了,上疏的官员们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仇恨的种子播下后茁壮成长,他们永远记住了这一刻,今后张居正必须要付出代价。如果他具备宰相必须具备的气度,后面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四、铁腕作派引发怨恨

夺情之后,张居正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清丈土地,二是改革税法,此外在治理黄河、防范蒙古、镇压各地动乱等问题上,也有独特见解和措施,政绩远远超过前两任首辅高拱和徐阶。

夺情后对张居正的影响很大,他更加认真治理国家,可是脾气更烂,更听不了不同的意见,甚至对皇帝的学业也越来越严格,让小皇帝敬畏。

万历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母亲和大伴冯保十分信任张居正,迟迟不能亲政,甚至母亲放话让他三十岁才能亲政,并常常抬出张居正老师的威仪来吓唬小皇帝好好学习。

这让他感觉没有皇帝应有的尊严,处处受压迫,心中渐渐不满,对恩师的感恩之情过渡到了敬畏、怀疑和怨恨。

有一次张居正给小皇帝上课,皇帝读错一个音,他立刻大声斥责,吓了皇帝一跳。张居正丝毫没有注意到皇帝已经长大了,十五岁了,这样严厉明显不合适了,不懂得身为臣子的分寸,令皇帝难堪。

还有一次皇帝去西苑喝酒胡闹,让太后宫里的两名太监唱流行的小曲,两太监死活不肯,因为那时觉得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

皇帝火了,最后在其他太监的劝说下才把这两太监的头发割下了事,以代首级。

第二天太后知道了,把皇帝叫过去罚跪,当着太监宫女的面骂得狗血喷头,还说要废掉他换个皇帝,又把张居正拉过去处置。张居正帮皇帝写了份检讨书。

万历皇帝很聪明,从小做事老练有城府,有着小世宗之称。多次类似事情的发生,他记在张居正头上的账就多了。

五、凄惨结局引人深思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了,万历皇帝心情复杂,既感到陡然间没依赖了,同时又有些庆幸,如释重负。

太后和冯保的同盟没了,铁三角很快瓦解,冯保不久倒台抄家,太后管不了儿子就不敢管了,甚至对儿子清算冯保有些忌惮。

后来万历皇帝发现张居正表里不一,道貌岸然,常常教导他节约,不要奢靡,自己却奢靡的不像话。

皇帝清算冯保,很明显释放了信号,要夺权,要清算张居正,于是官员们见风使舵,纷纷上疏弹劾张居正。

于是,张居正所有的名誉被剥夺,接着是儿子、亲属和亲信,相继受到牵连。

在北京抄家队到张居正老家之前,当地官员竟然派兵封府,禁止出入,以至于张府有十几人活活饿死,长子不堪忍受严刑逼供,自杀身亡。张居正也差点也被开棺戮尸。

四十年后,明朝高层重新对张居正进行了真正的公平的评价,既高度赞扬了张居正的才干和贡献,又指出了悲剧发生的原因。

想做大事就必须有铁腕,但力度一过就成了功高震主、威福自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