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法国贵族让·德·米里拜尔开启了一段特别的旅程。他慷慨资助中国学生出国

道厅途说 2025-01-19 20:31:50

1976年,法国贵族让·德·米里拜尔开启了一段特别的旅程。他慷慨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唯一要求是他们毕业后必须回国。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矗立着一块“耕耘友谊”的纪念碑,每年都会有师生怀念这位令人尊敬的法国朋友。

米里拜尔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祖父在一战中声名显赫,父亲则是二战时的法国空军司令。尽管出身显赫,他对军事毫无兴趣。在二战中,他参军并在法国战败后成为战俘,直至1944年才获释。历经这些风波后,他决心追寻自己的理想,开始了一段长达24年的环球旅行,造访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

1968年,米里拜尔在非洲听闻许多关于中国的赞美,怀着无比的热情,他来到香港,开始学习中文,期盼有朝一日能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1976年,他如愿以偿,以法语教师的身份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起了一个中文名字—米睿哲。当他看到学校条件简陋时,便倾尽积蓄购买录音机及教学用具,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米里拜尔被中国人的热情深深吸引,决定长期留在这里。他甚至放弃了学校给他的薪水,资助中国学生去法国留学,并让他们住在自己的法国公寓。对这些受助学生,他唯一的期望是他们学成归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1984年,本应退休回国的米里拜尔,因为与中国结下的深厚情谊选择留下,并于1997年成为陕西省首位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他生活简朴,仅住在一间60平米的宿舍,却积累了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

他无儿无女,追求自由,但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把自己交给了中国。去世后,更是将遗体捐献给中国的医学事业。让·德·米里拜尔已离世,但他的无私奉献及对中国的热爱,将永存于人们心中。

0 阅读:16
道厅途说

道厅途说

道厅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