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乾陵无字碑上为何有女真人刻的契丹文

温纶说过去 2025-01-19 17:02:25
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金太宗的亲弟完颜撒离喝游猎于梁山,见唐代乾陵萧条破败,遂命人修葺一新,记录于武则天无字碑上,是为《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其文曰: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饷以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唐乾陵,展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回廊四起,不胜欣怿,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有四日。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史王圭从行,奉命题。右译前方。” 该文以汉文、契丹文双语镌刻。为什么女真人要以契丹文刻碑呢?这是因为女真人在建立金朝之初多使用契丹文,后来才创制了女真文。完颜撒离喝刻碑时正处于金朝初灭辽与北宋的战争时期,女真文尚未推广开来,契丹文仍在使用。 契丹文于公元925年由耶律阿保机之弟耶律迭剌参考回鹘文而创制,主要使用类似汉字偏旁部首的表音符号来拼写契丹语词汇,虽然形体类似于汉字方块字,但更像是一种音节文字,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韩语谚文。 而女真人长期生活于白山黑水之间,经济生活以游猎为主,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最初并无文字,因受契丹政权节制时期,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至完颜阿骨打时期,女真贵族基本已通晓契丹语,破辽之后始识契丹文,遂令子弟主习契丹文。 金朝立国之初,内外公文基本采用契丹文。后因契丹文并不能完全拼读女真语,完颜阿骨打令完颜希尹和叶鲁仿契丹大字和汉字,创制女真文并于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后世称为女真大字。到了1138年(金天眷元年),金熙宗完颜亶又创制颁布了另一种女真文,后世称为女真小字。

0 阅读:30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