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智对争议,斯大林力挺决策

1951年初,抗美援朝战火正酣,志愿军已鏖战70余日,胜仗连连,却也伤亡惨重,补给匮乏。此时,美军于洛东江边构筑防御,意图诱敌深入。面对困境,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面临艰难抉择。 彭德怀深知部队疲惫,补给不足,且敌军动向不明,风险极大。于是,他决定暂停追击,就地休整。然而,此决策却遭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不满。金日成认为应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两人因此展开激烈争辩,各持己见,难以调和。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斯大林的一封电报如及时雨般传来。电报中,斯大林严厉批评了苏联驻朝大使的盲目指挥,并高度赞扬了彭德怀的军事才能,要求一切听从彭德怀指挥。有了斯大林的支持,彭德怀的立场更加坚定。金日成见状,也意识到自己的坚持并无益处,遂向彭德怀道歉,表示服从大局。 这场争论虽然激烈,却彰显了彭德怀作为老练将领的睿智与决断。他能在关键时刻权衡利弊,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同时,斯大林的支持也让他在面对盟军领导人时更加自信,敢于坚持己见。 争论结束后,中朝联军决定先休整补给,待士兵恢复战斗力后再行出击。这一决策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基础。志愿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逐步恢复了战斗力,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屡创佳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