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勤曾说,她不会和北京男人结婚,因为他们总是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她更喜欢外国人,觉得他们简单直接。李勤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传统家庭,从小对体育特别是排球充满热爱。在13岁加入少年排球队后,她与郎平成了队友。尽管她有成为运动员的潜质,但最终选择了演艺之路。
排球生涯结束后,李勤勤曾在医院的挂号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有电影剧组在招募演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没想到竟因此成功进入了演艺圈。她后来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正式踏上了专业的演艺道路。
李勤勤的情感生活多姿多彩。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日本人。在1980年代的出国潮中,尽管父母强烈反对,她还是追随爱人远赴日本,与这位日本丈夫育有一子。尽管对他们的婚姻抱有美好的回忆,但最终两人还是以离婚收场。离婚后,李勤勤返回中国继续演艺事业。不久后,她得知前夫因车祸去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痛与遗憾。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美国人。这段婚姻比第一次更突出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尽管两人相识时充满了浪漫,但随着时间推移,文化背景的不同逐渐显现,最终导致婚姻的破裂。这次的失败让李勤勤更认识到感情不仅靠爱,还需要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找到契合。
40岁之后,她尝试与一些有留学经历的中国男人交往。虽然这些男人在某些方面能与她产生共鸣,但最后仍没有找到理想的伴侣。李勤勤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寻找合适的人,而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与自己相似的独立性和世界观。
她曾多次强调,不喜欢北京男人因为他们有很多毛病,尤其是大男子主义。与她的家庭不同,李勤勤始终坚持做自己,追求自由与平等。对她来说,爱情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颗心灵在价值观上的深度认同。因此,她偏爱外国男子,觉得他们更加直接坦率。李勤勤举过一个例子,当时她的日本丈夫初次见面就直接问她是否有男朋友,并表示愿意成为她的男友。这样的坦诚让她倍感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