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印之间的冲突,为什么最后是印度的惨败收场?事后印度专家总结原因,发现了5个问题,都是什么呢? 首先一个原因,是尼赫鲁的“战略失误”,我们总说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家,他们的脑回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正如毛主席所说,他想了十天十夜,就是不明白尼赫鲁凭什么搞我们。凭什么呢?凭军事实力强吗?并不是,凭印军有战斗意志吗?更不可能,一打起来,印军士兵就散了。 最有依据的一点就是尼赫鲁太“贪”了,他想要一举拿下所有有争议的地区,甚至还要冒进,侵略中国的领土。 50年代中期,印军实施“前进战略”,就是往前推进,拿下所有哨所,并侵略中国的哨所。 印军之所以敢这么玩,是因为他们相信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会站在印度这一边,只要中国敢反击,那美苏就算不派兵,也会有军援。 可事实并非如此,印度想到的东西,我们自然也能想到,这次反击战仅持续了一个月出头,美苏就算有心帮忙,也根本来不及行动。 第二点原因,是尼赫鲁对战争施加了太多“阻力”,他本身就没有任何军事背景,也没有上过专业的军事理论课,按理来说,他只需要下定一个基本方向,剩下的让军事将领去做就行了。 但事实情况不是这样,战前,尼赫鲁给部队高层来了一次“大换血”,确保军中事务都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是对手下人没有信心的体现,这样做只会让军队失去活力,让印军陷入劣势。 毛主席对此的做法完全不同,就拿解放战争来说,伟人很少命令将领一件具体的事,而是把更多的指挥权交到将领手里,他十分信任粟裕,所以才换来了淮海战役的大胜。 第三点原因,是印军空军的“缺席”,当时,边境地区的公路网并不完善,战备物资的运输很困难,如果要出动空军力量,哪怕只用空军去运输后勤物资,那印度的前线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不过,印度专家们忽略了一点,印度如果出动了空军,那我们也会出动,到时候,印度不光陆军惨败,恐怕空军也得受到重创。 第四点原因,军官指挥不力,前面提到,尼赫鲁对印军高层的管控太严厉,让印军内部失去了活力,这是造成指挥不力的根本原因。 举个例子,根据披露的资料,战争过程中,部队派出两人前往瓦弄地区,为驻扎在当地的士兵提供向导。 没想到,两人在赶路途中又突然接到命令,他们又改变了路线,去往了卡蒙地区,问题是,这两名“向导”只熟悉了瓦弄的地形,对卡蒙非常陌生,也根本起不到一点用处。 最后一点原因,就是情报的失利,印度人有个毛病,喜欢盲目自大,部队也是如此,根本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 自信本是件好事,但盲目自大却是很危险的,印方情报部门根据情报得出结论,解放军的实力不容小觑,但那些军官们都不信,甚至连司令部都“选择性忽略”了。 正所谓骄兵必败,也正是由于狂妄自大,最后使得印军吃了一个大败仗。 综合来看,印度专家的分析还算是有些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除了指战员的差距外,士兵的战斗意志,常常也是成败的关键,比精神气,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中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