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个妙人,妙就妙在他对他的智商极其自信,而且,他认为看他作品的读者也跟他智商一样高。
所以他写东西喜欢用对话的方式,对话是一种很讨巧的方法,它不必过多着墨,推动剧情发展又自然流畅。
但对话中的言语要求特别高,要言简意赅。
而且,他甚至不标注对话中的人物,让读者根据语气去猜。
他认为,他的读者能猜中。
读他的作品,就需要注意力格外集中,否则,就判断不出对话的主体和客体。
比如《白象似的群山》里面,男女对话:
“我们要两杯公牛茴香酒。”
“掺水吗?”
“你要掺水吗?”
“我不知道,”姑娘说。“掺了水好喝吗?”
“没问题。”
“你们要掺水吗?”女人问。
“对,要掺水。”
“这酒味道像甘草,”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
“是啊,”姑娘说。“样样东西的味道都像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个东西,比如说苦艾酒。”
“喔,别说了。”
我特意在两段对话之间,留出一段空白。
第一段,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自私的直男,自私,是因为他点酒之前,根本不问女方想法。
但女侍应问到第二遍,他也没顾及他女友的身体情况,照顾女方一点。
你看到后面才发现,他女友已经怀孕了,他一点照顾之心都没有。
第二段对话,渣男更渣了,女方说:
这酒味道像甘草。
渣男连附和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反驳。
他女友继续说,他直接制止了女友的表达。
而且他女友根本就不想喝茴香酒,对苦艾酒更有兴趣,他完全不在意女友的喜恶,并且还很反感和武断。
后面他就该PUA女友堕胎了,🐢犊子不是个好玩意,你解皮带,脱裤子的时候也是这幅嘴脸?
看了直想叫佩奇用她的玩具手枪打爆这男人的🐶头。
但海明威优秀就优秀在这里,三言两语,你就看明白了这男的不是东西,所以他后面说什么,作为读者的你,都有心理准备了。
有很多作家,其实是信不过读者智商,或者会有“降维沟通”的想法。
他们会把整个事件详详细细写一遍,极其冗长,而且没有读者发挥空间。
叙事技巧很好的,是曹雪芹,他写《宝玉挨打》是三段式的层层递进。
会通过不同人物的刺激,和贾政表情的变化,来使读者会心地认为:宝玉马上就要挨打了。
还有一种相对好的,是重要线索不停出现,引起读者关注,比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白玫瑰,每年在男主生日都会出现,以此,贯穿起整个故事的时间线。
我认为话剧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好,它一上来就是女主台词,第一句就是:
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
一句话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
所以写作技巧尤为重要,故事是否精彩,看作者构思和技巧的运用,就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