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是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每当岁序更替,人们便守在滴水湖畔,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光打在人身上,也照亮了不远处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
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时代隐喻——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勇立潮头、光照四方。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十周年。十年前,上海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加上了“科技创新”这第五个功能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上海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上海责无旁贷。
从“打基础”、“建框架”到“强功能”,十年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入了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新阶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十年磨一剑。”回头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用了这样一个词,足见全市上下用力之深。
如何迈向下一个十年?向前望,上海已有方向。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上海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这绝不是一条坦途。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大爆发的前夕,谁占据了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放眼世界,没有哪座大城市不在创新路上全力奔跑。
上海既得风气之先、领思潮之先,也是承受压力之先。惕厉紧迫有之,信心恒心亦有之。关键的关键,就是要以创新为引领,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如何加快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困境;如何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每一关都难过,每一关都要过。
2
去年年末,《自然》《科学》分别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人物”和“十大科学突破”。两份榜单唯一的交集,是上海长征医院教授徐沪济运用异体通用性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突破性进展。
一项只入组3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为何能登榜?两大顶刊的评价里提到了这些字眼:冒险,革命性方法,新篇章。
创新精神正寓于此。毕竟,真正的创新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是把许多辆马车相连,而是发明火车。
今天,当我们在上海谈论创新,谈论的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努力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去年,为深化基础研究组织实施机制改革,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成立。前不久,上海首批“尚思探索学者”揭晓,年轻科学家们将潜心探索科研“无人区”。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高价值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医药领域有个著名的“双十定律”,说的便是研发一款新药需要10年时间、10亿美元,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是常态。
看似低风险的路就一定好走吗?前些年,热门靶点扎堆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屡见不鲜。它们的商业化结果证明,跟随式创新并不能带来符合期待的回报,反而容易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提升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抢占先机,引领发展。
3
人类科学技术出现爆炸式飞跃的时间点,被称为科技革命“奇点”。
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新书《奇点更近》中开宗明义:人类迈向奇点的千年征程已步入冲刺阶段。他指出,这些年的一系列进步都建立在“加速回报定律”之上:信息和计算技术的力量越大,边际成本越低,而边际收益越大。
科技创新对于原有“四个中心”乃至千行百业的牵引作用,同样随技术的进步呈指数级增长。
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离不开智慧船舶、智能港口等航运科技突破;
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揭牌一年多来,已汇聚255家大模型企业,金融、交通、消费等领域一批垂直大模型找到了应用场景,可见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各行各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上海不仅关注“从0到1”,也重视“从1到10”“从10到100”,全面增强全链条、全过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作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的“交汇点”,上海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为抢抓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机遇、培育未来产业,《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日前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模式、新动能,构筑起国际竞争新优势。
有学者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若干产业门类的简单集合,而是内部功能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今年,上海要“全力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其要义就是反对原先“内卷式”竞争,推动各区深耕细作各自特色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更成熟、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改革势在必行。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
4
创新需要精神,更需要土壤。
很多科学家、企业家都提到,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创新创业,就是看中这里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比如华为总部在深圳,研发中心却设在上海。去年上海青浦练秋湖研发中心启用,首批3000名员工入驻,预计今年将增至3万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人才支撑。截至2022年底,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738万人,人才优势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吸引世界级人才,要有世界级平台,还要加大人才发现、使用、流动等环节放权松绑力度,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去年,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团队的发明专利“磁性无机纳米粒/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核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完成了所有权变更,实施转化的企业将分期付款3520万元给学校,以获得专利的全部所有权。
这是上海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全赋权”模式的一个案例——通过进一步放权松绑,将“最强大脑”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不仅如此,鼓励创新,也意味着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正如SpaceX星舰发射失败,工作人员纷纷鼓掌欢呼,甚至开香槟庆祝那样,失败得很快,经验总结也快,才能在失败中前进。
宽容失败,更要有实质性的支持。
新年伊始,上海国资基金消息频传。如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投资策略,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近期将正式启动子基金公开遴选。
国资基金敢投,无疑将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进而树立容错导向,完善创新生态。
《未来漫游指南》提醒读者:“未来就是现在,我们已经生活在未来之中。”未来已来,大变局下,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