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动物所科学家建议:高黎贡地区的保护范围应向低海拔扩展,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性

身边24小时 2025-01-16 20:15:04

记者1月16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学家通过网格化系统监测数据,发现高黎贡地区不同区域的大中型兽类组成不同,物种周转是区域多样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低海拔栖息地在物种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重要性在现有保护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科学家们建议,高黎贡地区的保护范围应向低海拔和尚未建立保护地的区域扩展,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性。

高黎贡地区记录的部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A:豹,B:云豹,C:豺,D喜马拉雅扭角羚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开展生态关键区生物多样性系统监测和保护研究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的科学指引,也是COP15主席国持续推动“昆蒙框架”落实的切实行动。

高黎贡地区地处中缅边境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理区位,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与关键区域;同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印缅地区”和“中国西南山地”三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地带,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也面临着很高的受威胁程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长期致力于高黎贡地区兽类多样性系统调查、监测和保护研究,发现多个新属种和新分布记录。

自2017年以来,为评估区域野生动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团队在高黎贡地区建立了28个红外相机监测样地。共布设相机695台,累计监测时长467,509天,记录到102,012条独立有效事件(同一台相机1小时内拍摄到的野生动物或人类活动)。监测到大中型兽类66种、雉类16种,其中包括如豹、云豹、豺和喜马拉雅扭角羚等5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基于网格化系统监测数据,团队研究发现:全年大中型兽类群落平均占域率对纬度表现出强烈的负响应;干季群落占用率对纬度、海拔以及人类改造(农田和住房等长期干扰)和即时人类活动(相机探测到人类和牲畜等短暂干扰)同样表现出负响应;还发现高黎贡地区不同区域的大中型兽类组成不同,物种周转是区域多样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更重要的是,与雨季相比,干季1700-2300m低海拔地区物种增加,这一发现表明,低海拔栖息地在物种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重要性在现有保护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基于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建议在制定保护措施时,需特别注意物种对栖息地的季节性需求,同时还应考虑时间动态性和空间异质性,尤其要加强对低海拔区域的保护。因此,高黎贡地区的保护范围应向低海拔和尚未建立保护地的区域扩展,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整性。本研究为高黎贡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持,也为其他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成果于近日在保护生物学旗舰期刊《BiologicalConservation》发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胡文强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中国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云南省青年人才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等项目的支持。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

实习生:黄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