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将弟子叫到身旁说:“待会身体装进

牧童娱论吖 2025-01-16 17:50:46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将弟子叫到身旁说:“待会身体装进棺材时,务必在4个角落都放上一小碗水!” 弟子们当时不理解,最后才知道弘一法师的高妙之处。 李叔同出家前有2妻2子,家庭美满,家底也丰厚。 关于出家的事,他和日本妻子雪子商量过,最后雪子同意了,但他没有告诉中国的第一任妻子俞蓉儿。 1918年8月,38岁的李叔同剃了头发,在跑虎寺出家。他的发妻带着两个儿子求见,额头磕得血肉模糊,却换来一句“不见”。 大家都在骂李叔同一点人性都没有,甚至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了,他却拒绝,根本没有管其他的,他在寺庙里斋戒念佛,心中毫无动静。 甚至他的日本妻子两次要求见面,问他“爱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爱是慈悲”。 李叔同头也不抬,专注于他的佛学,从他出家的那一刻开始,他再也不叫李叔同了,而是改名叫做弘一。 在他的后半生,39岁,正值壮年的李叔同选择了修行佛教徒中最严格的戒律,成为了戒律中最伟大的大师之一——弘一法师。 他是一个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高山仰止的一代宗师。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他告诉他的弟子把四碗清水放在他火化后的神龛的四脚处。 他的弟子不知道弘一法师要做什么,但还是照办了。 当天晚上,一代大师离开了世界,只留下“悲欣交集”四字绝笔。 弘一法师火化后,骨灰之中竟有1800多颗颜色各异的舍利子,让人膜拜。 而且,徒弟们在四个碗里发现了很多小昆虫,这时弟子才明白: 弘一法师心地善良,悲天悯人,遁入佛门后,更是以慈悲为怀,为了避免自己在火化时误伤其他小生命,于是在身边放四碗水,以免有蚂蚁之类的虫子爬到他的身上被烧死,正是有一碗水作为避难所,才把它们从死亡边缘拯救了出来。 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富商之家,年幼时丧父,在父亲的葬礼上,晚清名臣李鸿章看到他后感叹:“此子今后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弘一法师的一生相当传奇,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在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话剧、诗词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就连感情也非常丰富。 弘一法师在出家前曾有过两位妻子,和两个红颜知己。年少轻狂时,他曾留恋于花街柳巷,生活状态堪比当面的柳永和李白。 可即便如此,他的浪荡情史还是盖不住他的才华横溢。许多的名人都折服于他的才华,从而对他十分崇拜。 张爱玲曾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除此之外,当年的鲁迅、如今的董卿等人都对他十分崇敬,而且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等人都是他的徒弟,他在1914年创作的《送别歌》,时至如今都广为流传。 可就是这样一位风流不羁、才华横溢的全才大师,却在39岁那年抛弃一切,毅然决然地皈依佛门了,这又是为何呢? 据说是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母亲去世。 李叔同的母亲比他的父亲小40岁左右,典型的老夫少妻,母亲生下他后,身体一直不好,父亲又在他年幼时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李叔同不得不寄离人下,跟随大房太太生活,这对年幼的李叔同是一种压抑和折磨。 二是:自己的婚姻不顺。 李叔同16岁时喜欢上一个梨园美女叫杨翠喜。 李叔同和杨翠喜二人都互相喜欢,可是李叔同家里世代经商,家境优越,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家人绝不同意他跟梨园美女结婚,也不同意那一大笔钱去赎回杨翠喜的自由身,这段感情就活生生的被拆散了。 虽说后来在家人的安排下,李叔同娶了从未谋面的俞氏为妻,还生下2个儿子,但李叔同和妻子没有感情,婚后的生活也是很不顺。 三是:好友去世 李叔同的好友李幻园家里破产,在大雪纷纷的季节,二人匆匆见过一面,从此没有再见面,看着好友李幻园离去的背影,李叔同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弘一法师走了多年,可他却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文化财富,他的经典语录常常能够让人醍醐灌顶,他对人生的感悟,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 例如: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人生不强求,放得下,才能轻松,前行,心变了一切都变了。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弘一法师的智慧令人叹服,虽然我们做不到他的境界,但希望我们都可以学习他的智慧和感悟,活出自己潇洒的一生足矣!

0 阅读:39
牧童娱论吖

牧童娱论吖

牧童带你解开娱乐圈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