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毛泽东写《论持久战》只用了9天的时间,白崇禧读完之后,推荐给了蒋介石,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1-16 16:23:47

很难想象,毛泽东写《论持久战》只用了9天的时间,白崇禧读完之后,推荐给了蒋介石,他将这篇文章总结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1940年,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仅用了不到九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一震撼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理论著作。 期间毛泽东几乎没有休息,废寝忘食,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精神和体力的双重压力导致他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 在写到第7天时,他的棉鞋因烤炭火而起火,而他甚至没有察觉鞋子已经燃烧,直到烫痛了他的脚。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直至第9天,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论持久战》一书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积小胜为大胜”和“以空间换时间”两大战略思想。 这些思想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革命领导层提供了战斗指导。 在此书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抗战的特殊性与长期性,提出了中国应当通过持久战来逐渐削弱敌人、积累胜利并最终实现全面胜利的战略。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战争走势的准确预见。 《论持久战》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军事理论成果,也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蒋介石在读完这本书后,深感毛泽东的军事思维之精妙,在蒋介石的推荐下,国民党当局正式将《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了这本书的广泛传播。 这本书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也迅速传到了海外,尤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法西斯联盟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庆龄深受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启发,认为《论持久战》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重要理论资源。 她通过自己的渠道,委托朋友爱泼斯坦等人将《论持久战》翻译成英文,准备在海外出版,这一举动让毛泽东的战略思想迅速跨越国界,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认同和传播。 《论持久战》被翻译并在海外出版后,不仅在西方的领导人如丘吉尔、罗斯福的案头上出现,而且被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军事人士广泛阅读。 英文本的出版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战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借鉴。 共产国际的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在公开场合发表文章,称《论持久战》为“划时代的著作”。季米特洛夫强调,在军事问题和战争问题的理论讨论中,从未有人像毛泽东一样如此透彻地分析战争的规律与发展,并且提出了如此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 他认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能够指导中国,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抗运动提供指导,在这一背景下,季米特洛夫特别提到,要支持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且认为中国革命的未来应当由毛泽东主导。 除了上述这些人之外,连当时的敌人日本方面也未能忽视这一理论。 随着战争的进行,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理论在实际战斗中得到验证,在面对日军不断推进和不断强化的压力下,中国抗战军队成功地采取了游击战和持久战的战略,逐渐积累起了战略优势。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理念,也在实际战斗中得到灵活运用,中国军队通过占据广阔的地形,不断消耗敌人的战力,成功实施了抗战持久化。 战争初期,许多人对中国是否能够最终战胜日本抱有疑虑,毛泽东通过《论持久战》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鼓舞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坚持与斗志。 毛泽东在书中提到:“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的利益,也为了世界的利益。” 在创作《论持久战》期间,毛泽东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摧残,长时间的熬夜与过度的劳累让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急剧下滑,他甚至因为过度疲劳而病倒。 然而他始终没有停下笔,最终以坚韧的毅力完成了这部至关重要的著作。 通过这本书,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抗战的理论武器,也为世界提供了关于持久战和战略耐性的深刻思考。 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这部作品的发布无疑是为中国抗战注入了新的力量,并为中国最终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1 阅读:532
评论列表
  • 2025-01-17 10:19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现代战争的大军事家集成者。而毛泽东思想则是指引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和精神指导。只要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我们必然重登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