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有哪些不易发现的妙笔? 武松在公厕旁边烤火。 别笑。 这是个新手村武松,患疟疾,住在柴进庄上。 可巧那晚上,宋江也来了,尿急跑厕所。 脚下不留神,一脚蹬飞了火炭,烫武松一脸,气得武松扑上去要揍他。 你笑,小心武松打你。 先说说,武松烤火就烤火,为什么蹲到公厕旁边? 因为他疟疾,一些疟疾症状会上吐下泻,止不住。 得提溜着裤腰带,守在厕所门口,有空位就抢占。 拉过肚子的人都能理解。 这种会上吐下泻的疟疾,是疟疾里的瘴疟中的冷瘴 冷瘴: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徐庆田又因为这疟疾,武松冷,打摆子,所以得随身带着炭火取暖。 又冷,又舍不得多用炭,留着大部分份额中的炭火慢慢使,只烧一锨火。 锨是古代一种劳动工具,铲东西用的,不是容器,根本盛不了多少炭。 一锨火,这个细节,又和武松受到庄客冷待的事实扣上了。 哆嗦着、上吐下泻着、在公厕旁边烤火。 这场景,真是天人武松的尴尬之最。 偏偏又被宋江撞上了。 宋江为什么跑到公厕来,不用自己房间的马桶? ——他在参加柴进给他准备的大宴,三急之后还要回去继续喝,这个公厕离得近。再一个,他第一天来,还没安排住处,更没有安排私人马桶。 为什么要上厕所? ——喝多了尿急。 为什么喝多了? ——他是贵宾,柴进很热情。 喝多了又怎么样? ——喝多了,才让宋江变得毛毛躁躁,走路不看路,一脚蹬飞了厕所旁边武松的炭。常态下,宋江周到圆滑,不可能有这种失误。 只是酒力? ——不,记住武松盛炭火用得是锨,铲东西的劳动工具。它只能盛很少的炭,它还有个杆子。 区区一点暗红的炭火,只照得出眼前方寸,照不亮细长的杆子。 锨静静地躺在路上。 盛炭那一头紧挨武松,冒充“小火盆”。 杆子细长地伸出去、伸出去、伸到过路人的脚下,隐没在夜色沉黑,仿佛不存在。 酒力之下的宋江,也没有抬脚去踢紧挨武松的“小火盆”。 但他醉酒,脚步趔趄,踢上了那条杆子,因此蹬飞了锨。 那一头的炭一点没浪费,全烫武松脸上了。 酒和锨,两个重要道具,分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在这光荣联手,送了两位星宿一场难忘的见面会。 尴尬至极的武松,像个气鼓鼓的炸药桶。 被失误的宋江这么一点,砰的一声,炸了,扑上去打人。 而正是因为柴进对宋江热情,他时刻关注,才马上发现不对劲,跑来拉架。 水浒对柴进的形容非常灵。“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夜色那种肃穆的沉黑,无形压住了此处争打的纷乱。 只托举出远方两三点,明灯闪金。 沉黑为幕,二三点金。 是柴进的身份。 但主事人乱了阵脚,他撒腿飞跑过来,非常失态。雍容没压住喧闹,闪现片刻,画面重归于纷乱。 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柴大官人亲赶到说:“我接不着押司,如何却在这里闹?” 灯笼随身,一来是贵公子气象,“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舍得烧灯油不说,身边负责点灯的从人就两三个。 二来,当时是晚上,这么多灯笼点着,柴进才能及时看清挨揍那位是宋江,嗖嗖地飞也似来。 前文又给柴进加了一句照应。 柴进见宋江暂时离席(上厕所去了),也顺便出来在廊下转转。如果他在屋子里,那就看不见门外打架的场面了。 (柴进)便道:“我且躲杯酒。”大宽转抄出前面廊下来,俄延走着,却转到东廊前面。 一个个小逻辑,环环相扣,穿成三条逻辑链,处处固若金石。 这已经很厉害了。 更绝的是,三条逻辑链相见的场面,不理智、不冷静。 反而是撞击、咆哮、地崩山摧。 因此剧情张力绝佳。 矜傲的A角色气疯了,圆滑的B角色吓懵了,高贵的C角色失态飞奔了。 牢牢吸住读者眼球不说,还当场立起了一座舞台,让作者在三个角色的撕扯翻滚里,从容展示他们的立体度。 所以说,武松在公厕旁边烤火,它就是一处妙笔。 希望一生如天人的武松,不要介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