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天舟”,为什么还要“昊龙”?】不久前闭幕的第15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的实体模型,再次激起了我们对中国航天下一步发展的关注热情。
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天舟”货运飞船,还要研发“昊龙”货运航天飞机?
“天舟”的块头比“昊龙”大得多,也装得多,但是“天舟”上得去,却下不来。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将7吨多的货物送到空间站,但是无法将需要带回地面的货物带回来,只能使用神舟载人飞船带回极少部分比较关键的货物,毕竟该飞船主要任务是载人。
这对一些科研样品来说,就显得非常不方便了,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带回地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比如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轨道的“月壤砖”,被送往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暴露实验,如果能将其重新带回地面,就可以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接触到这些实验样本,对后续进一步开发“月壤砖”显然有积极的意义。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昊龙”航天飞机,可将空间站上的实验样本等物件带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