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倪鑫:建议支持“机器人医生”研发,补充儿科资源

新京报 2025-01-15 10:35:12

近年来,如何增加儿科资源备受关注。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儿科建设被列入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倪鑫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儿科医生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在人才“空窗期”,可以培养机器人医生走进家庭、社区、三级医院,提供不同类型的保健医疗服务,但责任划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

儿科医疗队伍建设难以一蹴而就

新京报:每年冬季是北京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这几年儿童感染更是受到全社会关注,很多家长反映儿科就诊难的问题。今年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的就诊量没有超常增加,但家长仍然觉得患儿很多,为什么数据和感受之间会有差异?

倪鑫:儿科人手不足是一个现实问题,各方多年呼吁,政策不断跟进,如国家卫健委要求医科大学增加儿科系,今年又提出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要开设儿科的要求,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儿科医生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人手问题短期难以解决。反映在现实中,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就会感到等待的人很多,时间比较漫长。

新京报:这个空缺期怎么过渡?

倪鑫:人类医生不够,那就造一些机器人医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正在与企业合作研发大模型,我们想开发三款“儿科医生”:一种是“家庭医生”,定制成孩子们喜欢的外观,进到居民家庭里提供咨询服务;一种是“社区医生”,下沉到社区医疗机构,支撑全科医生提供儿科医疗服务;还有一种进到三级医疗机构,进行辅助诊断、结果判读,提高效率。

让机器人前往社区支援儿科

新京报:脱离医疗环境的机器人版“家庭医生”,能提供什么程度的服务?

倪鑫:它是一个初级的儿科保健医生的角色,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父母会产生一系列养育照料问题,如营养、坐姿、运动等,“家庭医生”可以和人类对话,提供丰富的保健知识;到了呼吸道疾病流行季,机器人可以及时提醒家长哪些病毒正在流行,如何做好防护,孩子出现咳嗽、发烧、拉肚子等症状时,家长可以获得一些基础的判断和建议。

新京报:分级诊疗一直被寄予厚望,业内呼吁家长带孩子先去社区医院首诊,但社区儿科服务能力也有限,“社区医生”机器人能起到什么作用?

倪鑫:全科医生不是儿科医生,缺乏接诊儿童的经验。现在强基层的一种方式是对全科医生进行儿科的短期培训,希望特殊时期,全科医生能提供一定的儿科服务。

社区型机器人医生的定位有两个,一个是辅助诊断,一个是帮助社区医生学习成长。机器人的大模型中植入了大量信息,根据患儿的情况,它可以提供检查建议,对检查结果给出判读,增加社区医生的底气。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医生的诊疗水平能逐步提高。

临床诊断责任划分有待明确

新京报:生活中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但我们和人工智能互动时,偶尔会感到它们理解力和解答力有限。这种医疗机器人的专业性能达到什么程度?和家长上网搜索、全科医生去论文库检索文章有什么区别?

倪鑫:机器人的知识要比医生自己检索出来的更加丰富。我们在其中植入了大量专业数据,也会实时更新国际资料,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儿童医院专家的接诊经验,这是书本中没有的。

我们正在对家庭型机器人医生进行测试,它给出的判断准确率和儿童医院专家给的差不多,甚至高过一些综合医院的儿科医生。此前我们开发的辅助诊断系统在河南等省份安装使用,效果也很不错。

新京报:医疗机器人会给出判读,这其中的责任风险如何判定?

倪鑫:机器人没有处方权,它的作用是给出建议,让医生有更多思路,最终的诊断仍然是人类医生来下达,但它可以帮助实现分级诊疗,增加临床安全性。我们希望在临床诊断责任划分上得到更充分的考虑和明确,也希望工信部门能够优先考虑支持卫生健康领域大模型研发方面的需求。

所有儿科医院都应开设精神心理科

新京报: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受关注,去年北京儿童医院也开设了拒学门诊。你觉得儿科医院应当提供哪些服务?

倪鑫:前阵子我们顺义妇儿医院接诊了一个网瘾很大的小男孩,平时父母忙于工作没空陪他。孩子病倒后,妈妈说我不上班了,在家陪你。孩子说,我不需要。这个场景让人唏嘘,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家长听到孩子的话又是多么伤心。

现在开设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越来越多,但主要针对成年人,儿童处于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疾病表现特征与成年人不尽相同。我认为每个儿科医院都要开设精神心理科,除了给患儿提供诊治,医生也要对家长提供建议和支持。但现在儿童精神科医生非常缺乏,也面临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儿童精神心理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影响,除了医疗机构,全社会都要制定有益于儿童心理发育的政策,构建儿童友好的环境。

新京报记者戴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