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鲜花着锦之后,白酒行业迎来深度调整,在此背景之下,白酒价格倒挂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作为行业巨头的五粮液也未能幸免,甚至为此停止第八代普五的供货,以期达到缩量保价的目的。”
2019年3月18日,第八代经典五粮液在第10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开幕前夕首次亮相,并迅速点燃场内外经销商的热情,一跃成为百届糖酒会上最受关注的“上新”产品。
彼时正处白酒行业烈火烹油的年月,对第八代普五抱以厚望的五粮液恐怕不会想到,这款迅速成为五粮液牌面的爆款,日后却成了公司解决产品价格倒挂问题的“牺牲品”。
近日,据多方信息汇总,多地第八代五粮液已停止供货,且停货消息获得华东、华南、华中多地经销商证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货的具体截止时间待定。
五粮液第八代普五停止供货的背后,是核心产品价格倒挂之下,公司选择缩量保价的无奈妥协。据悉,价格倒挂是指产品的零售价低于出厂价,受制于市场库存的不断累计,白酒价格倒挂成为了近些年白酒行业的痛点之一。
对于五粮液来说,价格倒挂无疑会削弱消费者对其高端形象的认知,进而降低品牌溢价能力,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或许正因如此,停货第八代普五,成了五粮液权衡利弊之下的选择。
01
—
核心产品价格倒挂
稳坐白酒业第二把交椅的五粮液,选择了“妥协”。
近日,有关五粮液旗下单品普五八代将停止供货的消息引爆市场。虽然五粮液证券事业部称尚未得到相关通知,但多地经销商已证实此次停货第八代普五的消息。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市场就曾传出五粮液将在全国范围内停供第八代普五的消息,虽然该消息后来被五粮液官方否认,但从中或可一窥公司所面临的压力。
剖析五粮液第八代普五停供的原因,绕不开控量保价和价格倒挂。为了解决掉价格倒挂的问题,五粮液也曾在2024年年初,将第八代普五的出厂价由969元/瓶小幅上调至1019元/瓶,希望借此稳住终端价格。然而,第八代普五的价格并未坚持多久,便重新回落。
有趣的是,在消费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五粮液通过涨价解决价格倒挂问题颇似“饮鸩止渴”。梳理五粮液涨价过程,公司从2016年开始,至少调价了六次,其调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品牌价值向上,用高价标榜高端,以及效仿茅台、对标茅台。2021年,五粮液通过几轮涨价将第八代普五的价格提升至969元/瓶,一度逼近飞天茅台的出厂价。
然而,近些年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消费市场降级较为明显,高端白酒消费量也随之减少,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市场库存不断积压、但价格却一路走高的五粮液自然不太“买账”。
一般情况下,五粮液完全可以靠着向渠道压货,来实现短期业绩的大幅提升。疫情期间餐饮、商务宴请等主要白酒消费场景遇阻,但头部白酒企业反而能够实现销量、价格双重增长的原因,正是基于这一逻辑。
简单来说就是,经销商替五粮液预支了未来的业绩。
但经销商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五粮液的不断压货,叠加下游市场的冷淡行情,直接击溃了部分经销商的承受底线,于是从2023年开始,五粮液的合同负债出现了明显下降。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五粮液的合同负债仅为68.64亿,相较于2022年的123.79亿和2021年的130.59亿合同负债额,下滑明显。
为了绑定更多的经销商,五粮液自然要给予其更多好处。据悉,预提费用代表着五粮液对经销商的补偿以及销售返利,2024年上半年,五粮液预提费用的期末余额为43.47亿,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近17亿,增幅度达63.5%。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一边通过压货,将部分库存风险转嫁给经销商,而在另一边,又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将经销商回款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五粮液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147.78亿、186.10亿、239.23亿,但在2022年这一数据变成了1.56亿,取而代之的是289.04亿的应收账款融资。
然而,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下行,五粮液压货的方式显然也无法继续替公司解忧了。根据五粮液财报数据,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从去年三季报的0.96次/年,下降至今年三季报的0.89次/年,其存货金额也高达到175.36亿。
存货周转速度严重下滑,也进一步反映出五粮液经销商正面临的巨大销售压力,或许正是受制于此,部分五粮液商家为盘活库存而亏本销售,甚至出现五粮液售价低于900元的情况。
部分商家大幅降价的行为,也让五粮液市场一度出现“真假难辨”的情况。早在2024年3月,五粮液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公司核实,“拼多多”多家店铺销售的五粮液产品为假冒。
此后,拼多多上仍存在部分卖假酒的商家,为此,11月2日和11月13日,五粮液发布两封《致五粮液消费者的告知书》。而在第二封告知书中,五粮液直言通过对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进行鉴定,共计发现假冒产品18瓶,占鉴定总数的12%。其中14瓶来源于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其余4瓶来源于其他电商平台中的店铺。
价格倒挂的危害还远不止于此,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五粮液在库存管理方面出现较大增幅。期初,五粮液产品的库存量为443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9.85%,期末减少至3153吨,同比增幅为52.91%。
令五粮液投资者松一口气的是,从2024年半年报数据看,五粮液的存货中超过7成都是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占比不足2成,所以公司自身的库存积压并没想象中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五粮液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明确指出,第八代普五作为公司的核心大单品及销售基本盘,将秉持“量价平衡、结构优化、优质服务”的原则,以实现供需平衡为关键,全力抓好动销和稳价工作。
若五粮液真的选择通过暂时停货第八代普五去泡沫化,无疑是公司不再追求销量增长,而是专注于稳定价格的最好体现。
02
—
变局中的五粮液
业绩、市场的双重承压下,五粮液的市值也迅速“崩塌”。
回溯五粮液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2021年2月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3000亿元,而今仅5000亿出头,短短四年时间,五粮液的市值便被斩去超60%。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3日收盘,五粮液总市值约为5015亿元。
事实上,面对如此窘境的白酒上市公司并非五粮液一家,甚至于仅论2024年,五粮液还是A股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其中,五粮液年内涨幅为3.24%,为2024年股价唯一上涨的白酒企业,其余20家白酒企业的跌幅最少的也超过5%,舍得酒业、岩石股份、ST春天的跌幅更是超过30%。
近年来,五粮液除了面临着来自业绩和股价的压力,还存在着管理层面的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1月10日消息,四川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李曙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63岁的李曙光,曾任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执掌五粮液集团,担任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后转任四川省人大,2023年1月卸任。
据悉,刚一上任,李曙光便提出开启“二次创业”,在品牌、产品、渠道、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启全方位深度调整,其中尤其针对渠道方面的问题开启大刀阔斧的营销体系改革。
2017年五粮液启动“百城千县万店”工程,即在上百个大中城市、上千个重点县区建设上万家高质量的核心销售终端。“万店”终端包括五粮液专卖店及部分社会化终端。
此后,公司终端体系得到快速的建立和完善,首年即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建设7000余家核心终端网点,并于2018年顺利完成1万个终端的基础建设;2021年末专卖店数量达到1545家,且门店销售终端收入占比超10%。
与此同时,在李曙光的带领下,五粮液积极推动渠道扁平化,于2017年开始引入体量较小的小商加入经销队伍。以往小商处于渠道链条末端,话语权较弱,在大商制体系下小商利润容易受到大商挤压。
引入小商后,一方面降低了公司对大商的依赖,增加了公司的定价权,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小商的渠道利润,提振其积极性。推动渠道多元化,完善电商、新零售、团购、KA等渠道建设。
虽然在李曙光的带领下,五粮液积极转型获得斐然成果,自2017年以来,公司更是连续多年保持营收、归母净利润两位数增长,但却无法掩盖其麾下屡次出现贪腐的问题,甚至其本人在卸任五粮液近3年后,同样落马。
具体来看,2018年7月,五粮液董事、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被查;同年8月,五粮液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余铭书被查;2019年1月,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仙林果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潘钟被查。
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沉淀阶段,勇于自我纠错、自我革新的五粮液无疑值得更多期待。
什么缩量保价,以前卖多了,都积压在经销商手里,终端没人买,消化不了。从2016年到去年,酒类的产销量已经腰斩。不用再幻想,慢慢没人喝了。
百元成本飚到千元,这就是一毛五的德行
价格倒挂无非是因为进了不能退,而浓香型酒放久了口感会变差,于是只能贱价销售。不过,老酒卖完了就没有倒挂了。
年底了,整点五粮液热闹热闹。
一级致癌物,终生坚决坚持滴酒不沾[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白酒的底层逻辑是越久越香,新一代的酒天生就没有老一代的酒好,所以在里面搞迭代的,搞进化的,就是自己挖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