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杨振宁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决反对国家投入1000亿人民币建大型粒子对撞

熹然说历史 2025-01-14 21:20:28

2012年,杨振宁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决反对国家投入1000亿人民币建大型粒子对撞机,他表示:"我不是反对建大型粒子对撞机,而是反对给外国人做嫁衣!"而中科院院士王贻芳却说:"一定要建,不建中国将落后30年!" 2012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规划,要在5年内建成一座大型粒子对撞机。这可不是一般的大工程,预计总投资将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中国国防预算的十分之一。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示,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成大型对撞机的国家。反对者则担心,巨额投资会挤占其他领域的科研经费,影响面太广。 这场争议,很快就集中到了中国科学院的两位院士身上。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院士,是该项目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他认为,建设大型对撞机是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历史性机遇,将帮助中国在这一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而另一位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却公开表示反对。杨先生认为,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贸然上马,弊大于利,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烂尾工程"。他还尖锐指出,就目前中国高能物理人才储备来看,建成后恐怕主要是外国科学家在使用,相当于"给外国人做嫁衣"。 两位院士的观点针锋相对,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像这样的大科学工程关乎国家尊严,再难也要上;也有人主张,应该量力而行,把钱用在刀刃上。各种观点在网上论坛上激烈交锋,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在这场争论中,支持建设大型对撞机的王贻芳院士,可以说是最坚定的一位。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对中国科技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 他指出,高能物理学是当今最前沿、最根本的科学领域之一,事关人类对物质世界终极奥秘的探索。而中国在这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掌握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实验室手里。 建设大型对撞机,将使中国一举跻身这个"全球最顶尖实验室俱乐部"。不仅如此,随着未来加速器建成,一系列前沿科学实验的开展,也必将大大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说,这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弄潮科技前沿的难得机会。 王院士还表示,这个项目还将带动大量尖端技术的发展,如超导、高真空、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对相关产业及国防科技也会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讲,大型对撞机并非一个单纯的"科学装置",而是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工程。 针对有人提出的高额投资与当前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王院士认为这是一种短视的看法。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建设大型对撞机,就像一个人要购买开价不菲的显微镜一样。 显微镜虽然很贵,短期内也不能当饭吃,但从长远看,这是开展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所必需的,甚至可能因此产生惠及百姓生活的重大突破。科学研究,从来都需要一些面向未来的战略投入。 他坦陈,如果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建设大型对撞机,无异于"因小失大"。一旦错过这次机会,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甚至整个基础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因此落后10年、20年,甚至30年。代价之大,实在难以估量。 而在反对阵营里,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杨振宁院士。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对大型对撞机项目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他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贸然上马这个项目,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问题。 杨院士指出,建设和运营一座大型对撞机,成本是个天文数字。1000亿只是初始投资,还不算后续的运行维护费用。相比之下,当时我国科研经费总额也就几千亿。如果大笔资金投入对撞机,其他许多领域的科研经费,势必会受到挤压,影响面非常广泛。 杨院士认为,我国当时在高能物理领域的人才积累还很薄弱。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建成一座对撞机没那么简单,还需要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去运行、维护,去开展复杂的实验,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否则,对撞机建成了,可能主要是外国科学家在使用,那就有点"为他人做嫁衣"的意思了。 杨先生以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项目的夭折为例,说明在这个领域,即使是科技实力雄厚的美国,也曾因前期准备不足而導致失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如果贸然上马,很可能重蹈覆辙。与其冒着失败的风险,倒不如多花些时间,夯实基础,培养人才,通过与国际合作逐步提高本土研发实力,水到渠成时再建设,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杨振宁最后总结,大型对撞机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大项目,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长远布局。但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时机尚不成熟。即便有再多诱人的理由,也不能急于一时。否则,贻误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代价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与其"贪大求洋",倒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现有的研究搞好,把最紧迫的民生需求解决了,才是最现实、最明智的选择。

0 阅读:6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