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个闺蜜聊天,她感叹今年第一次在唯品会置办年货,刷新了她的认知。 她觉得“品牌打折”特别适合她,为什么呢?因为年货,要么是衣服鞋子自己穿的,要么是各种礼盒家里人吃的,还有要么就是自己或亲戚孩子用的。 这类东西,肯定得是知名品牌,一是有一定面子感,过年嘛。二是,自己也放心。 但另一边呢?又想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按往年办年货,都是去线下买一堆,或者去专柜大商场,成本最终下来并不低。 所以,既是牌子好东西,又能打折,能天然符合她的消费需求。为什么,有了天猫、京东,还是有人依然在用唯品会这种小平台?因为它就是这个品牌打折的模式。 说实话,我在一年前就已经看到这种消费变化。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吐槽羽绒服,便宜货根本没用,甚至还有人说300以下买不到真正的羽绒服。但我在唯品会买的雪中飞、波司登、安踏好几件很好的羽绒服,就是300左右。 今年过年,很多朋友尝试在唯品会办年货,买了零食礼盒,也给亲戚小孩买了安踏、鸿星尔克的鞋子衣服。又是好品牌,又能打折,太符合过年消费了!
过年了我那没苦硬吃的妈上台了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