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上有个逆天的现象,一些徒有虚名的人路人皆知,一些战功赫赫的人反而默默无闻,比如李陵和路博德,比如袁盎和晁错……我给这种现象取了个有趣的名,放在文末。 李陵是叛徒+懦夫,首战便全军覆没,副将韩延年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力战而亡,而他选择了投降。其实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死后最爱惜的小将是李陵,封的官跟卫青起步时一模一样:侍中、建章监。首次征匈奴时武帝想让他先历练一下,担任粮草辎重官,结果他听说要给李广利当后勤非常不服,放大话自荐带5000步兵去打匈奴王庭,导致悲剧,一点不冤。就这,放在汉武帝时代杀一百次都够了。举个例子,同时代的荀彘灭朝鲜、杨仆灭南越和东越,功劳大不大?只是这两人前线贪功冒进、城下争权就被汉武帝斩了。(其实功大于过) 汉武帝格外爱惜李陵,看他不瞧不起战功赫赫的李广利,就派了路博德当他的后勤+后援。路博德名气小,战功却比李广祖孙三代加起来还大,放在现在路博德也是妥妥一线名将,他曾带一千囚徒军(陆军)配合杨仆(水军)灭南越,后又收复海南岛,收复今天的越南四郡!这样的名将给首次出兵的人当后援粉丝团,李陵还有什么借口?就如同李广总迷路,汉武帝后来派张骞这样的顶流作他副手,他乃然寸功未立一模一样(害得张骞贬为庶人)。 看到这,是不是奇怪?凭什么李陵李广名气这么大?路博德几乎天下无人知?其实我觉得这是段子手司马迁搞的成语效应,给李陵安排了奋不顾身、椎心泣血、振臂高呼等等成语,自古得成语者得天下,名气放大百千倍,比如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想成为天花板,想少年轰动天下,想一战惊艳历史,只有穷极一生,去完成一句成语!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 不知司马迁如何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