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

文山聊武器 2025-01-13 19:18:50

1986年,中越边境老山,一位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敬他茅台酒,师长把自己的0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胸前,战友们抱着他恸哭,唯有他自己,若无其事 1986年,一位名叫邢志强的士兵请求驻守极其危险的1号哨位。 211高地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下方有一条供双方军队运送补给的关键公路。 这条高地的占有权直接关系到后勤补给的控制权。 因此,越军曾不惜一切代价,发起连续98次的进攻和120次突袭。 邢志强所在的1号哨位与敌军仅有十几米之遥,经常遭受猛烈的炮火攻击。 哨位环境极其恶劣,仅是一个狭窄的石缝。 战士们在这里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在夏季,哨位内部温度极高,加之下雨天洞内会积满雨水,使得士兵们常常只能半身泡在水中。 士兵们的腿部长满脓包,瘙痒难忍。 由于敌近,士兵们甚至不能离开洞穴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只能在洞内解决。 在临行前,军长亲自敬酒,而师长更是将自己的00001号战斗编号军牌佩戴在邢志强胸前。 同年,越南军队发动了对中国前沿阵地的偷袭。 此时,正值中国步兵第417团接防后的第三天,而新的防线尚未完全稳固。 越军在168阵地的突袭终于被发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持续不绝。 此时,通信联络出现了断层,尤其是位于255高地的5连指挥所与前方哨位及营指挥所失去了一切联系。 此时,指挥所传来报告:一小股越军正向211高地逼近。 面对这种情况,5连连长杨明星指示通信兵宁佐华尽快向营指挥所报告请求支援。 宁佐华迅速加密发报,通过10瓦单边带电台传递了指令。 团属炮兵与高射机枪便开始对211高地进行火力支援。 与此同时,远在落水洞的集团军指挥所里,钱树根军长正沉浸在繁忙的夜间指挥工作中。 一阵急促的作战室电话报告称越军对防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并派遣了多个小股兵力对211高地发起了偷袭。 报告中提到,1号哨位的无线电通讯已经中断,有线电话尚能接通,但无人应答。 作战室建议用炮火对该阵地进行覆盖。 然而,钱军长在听到这一建议后并未立刻下达命令。 覆盖阵地的炮火意味着可能导致阵地上的战士遭遇不必要的牺牲。 钱军长记得不久前曾与417团的指导员秦德安一同下去视察阵地。 那次,他看到随行的通信员坐在长凳上,凳子上因汗水湿透。 他与秦德安聊起了这些战士的生存条件。 钱军长还特别关心远在211高地的1号哨位,曾多次指派军工为该哨位送去必需的物资。 他特别记得与1号哨位哨长邢志强的对话,邢志强向他保证无论如何不会让哨位失守。 邢志强所在的1号哨位位于211高地的最前沿。 这里的条件极其恶劣,山顶已被炮火削平,曾经的绿树丛生早已不复存在。 阵地建设简陋,兵员时常面临生命危险,通讯线路常常中断。 钱军长冷静地分析战局,认为敌军无法在1号哨位周围展开大规模的兵力,反而更多的是采取分散的小股袭击。 考虑到1号哨位的有线电话仍能通话,他判断哨位尚未被敌人完全占领。 于是,他果断下达命令对1号哨位的前沿实施炮火拦截,并调派得力干部前去实地确认情况。 5连副连长程来友利用5连的迫击炮与高射机枪形成了对前沿的严密火力封锁。 就在敌人即将接近时,炮弹飞速射出,高射机枪猛烈扫射。 敌军见状,迅速转为强攻,展开了猛烈的炮击。 双方展开了持续数小时的炮火对抗。 敌军无法突破阵地。 战斗中,哨长邢志强坚守在哨位观察敌情,突然遭遇了爆炸,几名战士受伤。 潘久田腿部受伤,白世寿昏迷,而邢志强则在右眼角受伤的同时,还发现自己腿部被弹片击中。 即使伤势严重,他们依然坚持在阵地上进行反击。 他拒绝撤退。虽然连长承诺送他去军校的机会,邢志强却毅然决然选择坚守,直到任务完成。 最终,他在石缝里坚守了117天,带领全连无一阵亡。 退伍后,邢志强积极资助烈士家属,照顾身患疾病的老兵。 他还在2022年疫情爆发时,作为志愿者站在了最前线。 即使在2023年,他依旧携手战友筹集善款,前往甘肃探望两位生病的战友。 参考文献:[1]田猛.越战和谈中的中国因素新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5):86-90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黑色的白兔

黑色的白兔

3
2025-01-13 20:45

向英雄致敬!!!!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