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阳谋!诺奖得主:让中国在舒适圈里“沉沦”,而不是继续制裁

文史充电站 2024-10-18 12:32:00

想要搞所谓的“温水煮青蛙”?要说起来现在的世界啊,可以说是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中美两国像是两艘大船,在全球化的海洋中航行,有时候并行前进,有时候会发生摩擦。近些年,围绕经济和科技领域的角力愈发激烈,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层出不穷,从贸易摩擦到技术封锁,招数频出。

但是经历过了几年的“对抗”之后,他们的经济学者们开始反思,这些“强硬措施”真的能阻挡中国的崛起吗?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出人意料的提出来“与其制裁,不如给中国营造一个舒适区”。这究竟是何用意?是准备搞“温水煮青蛙”么?[啤酒]

01

逆风飞扬:中国发展的驱动力与外部压力的作用

如果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的话,就会发现从国际上的“边缘国家”,到了现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来讲,所谓的“外部压力”始终如影随形。成立初期,封锁和限制,让我们不得不走上了“自力更生”的路,但是即便是那样极端的封锁下,我们也取得了两弹一星等等项目的成功,正是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到了后来,虽然中国已经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但是一些国家的封锁和压力其实从来没有消失,最多是从“明面上”转移到了大家看不见的“暗处”。而到了他这里,斯蒂格利茨觉得,实际上外部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他观察到,中国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往往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韧性。

这种“背水一战”的精神,使得我们能够在逆境中反而有了更强烈的欲望和动力。例如,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虽然在短期内造成一定冲击,却也“倒逼”中国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正如一些分析所指出的,这东西其实如同双刃剑,既可能伤及对方,也可能反过来刺激人家的发展。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进步神速,就是完全归功于“外部压力”。毕竟这显然是片面的,外部压力可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能把它当成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将我们国家比作一棵“大树”,外部给的那些压力其实就是风霜雨雪的打击,而阳光雨露、肥沃的土壤,才是能够茁壮成长的关键。

02

“舒适区”论的提出与中美关系思考

实际上人家提出的这个理论,本质上其实并非是要双方“放弃竞争”,而是要反思竞争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觉得,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制裁,不仅没达到目的,反而可能反效果,比如损害他们自己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与其继续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不如换一种思路,给中国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这并非是过去出现过的所谓的“绥靖政策”,而是一种更具战略眼光的做法。“舒适区”并非指放弃竞争,而是要“避免恶性竞争,转向良性竞争”。两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不应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应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竞争。

最关键的是他认为,如果让我们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反而会激发其“战斗”的意志,更加努力地发展自身实力。反之,如果外部环境较为宽松,中国可能会失去部分“危机感”,从而放慢发展速度。这个看法确实有点道理,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国家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施舍”,而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无论是外部压力,还是他所谓的“舒适区”,实际上都无法改变我们的决心。双方之间的角力已从贸易战拓展至科技战,且近乎逼近更为恶劣的境地,局势日趋紧张。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还有对留学生的诸多限制,皆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消极影响,阻碍了双方正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他觉得,这样做其实是对美国的长远利益不太有利。

他们打的这一堆“组合拳”,其实也实际伤到了自己的利益。比如,对我们的产品加税,最终还是他们自己的消费者得掏更多的钱。此外限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也阻碍了美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机会。二者的走向不但左右着两国人民的福祉,更与世界的和平及发展紧密相连。他实质上呼吁中美两国加强对话与合作,极力避免对抗和冲突,以促进双边关系良性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03

内外兼修:中国应对策略与内生动力的激发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与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的发展战略绝非墨守成规,而是持续进行调整,加以完善。“舒适区”理论的提出,让中国更加重视激发内在动力,把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和制度改革当作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的研发和科学能力,有自己的“独特”的东西,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随着局势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其实也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也增加了紧迫感。中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摆脱对外依赖。

不过我们也要说的是,他的这套“舒适区”理论还是有一定实际意义和作用的,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发展的误解。我们底层的发展逻辑,其实并非依赖于外部压力,而是源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不懈奋斗。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资料:

【1】海外网 - 2024.07.09《伟大的历史变革丨创新引领超越》

【2】金融界 - 2024.10.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美国太短视,制裁只会促使中国自力更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