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很少咨询贾诩? 公元198年的宛城之战,是曹操与贾诩这对日后君臣关系的开端。当时的贾诩正在为张绣出谋划策,而张绣则是荆州牧刘表的盟友。 曹操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全力对抗日渐强大的袁绍,决定南下讨伐张绣。但袁绍趁机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曹操不得不撤军。 在这场战役中,贾诩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洞察力。他先是准确预判曹操的撤军必有伏兵,劝阻张绣不要追击。待张绣吃了败仗后,他又抓住曹军放松警惕的时机,建议张绣再次出击,最终大获全胜。 当曹操进驻宛城后,因为觊觎张绣的婶婶邹氏,又频繁拉拢张绣的心腹大将胡车儿,引起了张绣的极度不安。 贾诩抓住了这个机会,向张绣提出了一个致命的计策。他认为正是曹操胜利后最放松警惕的时候,建议张绣假装调防,突然袭击曹营。 这场突袭让曹操损失惨重。他最看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勇猛非凡的大将典韦都在这场战役中阵亡。曹操本人更是狼狈逃生,几乎丧命。 当张绣在后来不得不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出选择时,正是贾诩建议投靠曹操。他分析认为,对实力雄厚的袁绍来说,多一个张绣不多,少一个张绣不少,但对曹操而言却是雪中送炭。 曹操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智慧和胸襟。面对这对"杀子仇人",他不仅没有报复,反而给予张绣高位厚禄,对贾诩更是格外重用。 这种政治智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曹操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个人恩怨必须为大局让路。其次,贾诩在宛城展现出的军事才能,正是他迫切需要的。 在曹操众多谋臣中,贾诩的建议风格显得格外特别。他的计策往往直指要害,充满了破坏性和杀伤力。这种特点从他早期辅佐董卓旧部时就已经显露无疑。 当初王允诛杀董卓后,贾诩建议郭汜、李傕反攻长安。这个建议不仅导致了王允的覆灭,更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动乱。如此激进的谋划方式,与曹操心腹谋臣们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贾诩相比,荀彧等人的建议往往更注重稳妥和长远影响。他们的策略通常包含了治理、民生等多个层面的考虑,而不是单纯追求军事上的胜利。 这种风格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曹操对谋臣们的信任程度。以荀彧为例,他在曹操初期发展时就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为曹操后来的崛起奠定了正统基础。 贾诩最著名的谋略,是在潼关之战中提出的离间计。他建议曹操利用与韩遂的旧交,通过书信和单独会面等方式,挑拨韩遂与马超的关系。这个计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手段之毒辣也令人侧目。 相比之下,曹操更倾向于采纳那些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不会带来严重后遗症的建议。这一点从他对待荀攸、程昱等人的建议态度上可以看出。 贾诩的建议往往剑走偏锋,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也常常会造成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就像他当初劝说郭汜、李傕反攻长安,虽然成功夺取了政权,但随后的混乱局面却远超预期。 这种谋划风格与曹操的治国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曹操虽然也是一位善用谋略的统帅,但他更注重在获得胜利的同时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军事上,曹操确实经常采纳贾诩的建议,比如在对付马超、韩遂联军时。但在治国方略等重大决策上,他更倾向于听取荀彧等人的意见。 这种区别对待并非没有道理。贾诩的谋略虽然毒辣有效,但往往会在社会层面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而在动荡的年代,如何在取得胜利的同时尽量减少社会动荡,是曹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贾诩辅佐曹操的岁月中,赤壁之战前,贾诩提出了一个务实的建议,认为冬季不适合北方军队作战,应该等到来年春天再南下。但这个建议被曹操直接否决了。 在曹操称魏王后,立储问题成为了朝廷上最重要的议题。当其他大臣都在积极发表意见时,贾诩却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最终,贾诩通过提到袁绍和刘表的教训,暗示曹操应该立长子曹丕为储君。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与其他谋臣的直接建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此之后,贾诩开始逐渐淡出曹操的核心决策圈。他不再像从前那样积极参与朝廷大事的讨论,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军事谋略等特定领域。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从宛城之战开始,贾诩就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既有才能的肯定,也有戒备的成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复杂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在曹魏建立的过程中,贾诩的角色逐渐变得模糊。他依然在军事谋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明显减弱。这种状态的形成,既有曹操授权范围的限制,也有贾诩主动选择的因素。 贾诩最终选择急流勇退,在曹丕即将继位的关键时刻,他主动请求告老还乡,避开了可能的政治风险。 这个选择为贾诩赢得了善终。当曹丕登基后清算旧怨时,很多曾经得罪过他的人都难逃厄运,但贾诩因为及时抽身,得以平安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