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郑洞国的小女儿郑安玉在宿舍被人杀害,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女儿,就这样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向来果毅的郑洞国痛哭失声。 郑洞国出生在湖南常德石门县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虽是普通农民却极重视教育。在他14岁那年,按照父母安排与大他八岁的覃腊娥成婚,从此一边求学一边担负起家庭责任。 年少的郑洞国在兄长资助下继续求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萌生从军报国的志向,并在1921年考入湖南讲武堂。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的消息传来,郑洞国借了60银元南下广州。因错过报名时间,他借用同学黄鳌的名额参加第二次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一期。 郑洞国主动向校方坦白冒名一事,校方认可他的才能与诚信,破例允许他留校就读。这一决定为中国军事史留下了一位杰出将领。 在北伐战争中,郑洞国指挥东路军攻下南京,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面对日本侵略,他在长城血战中亲临前线,率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抗日战争期间,郑洞国参与了徐州会战,为台儿庄大捷做出重要贡献。在昆仑关战役中,他敏锐发现敌军防线漏洞,及时占领制高点,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他还在宜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缅甸战场上屡建战功,获得史迪威、陈诚等中外军事家的高度评价。这些战绩都源于他过人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 1948年辽沈战役前,郑洞国曾建议蒋介石放弃长春,但未被采纳。他奉命前往长春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和吉林省主席,面对几乎成为孤城的长春,仍然坚持服从命令。 当解放军攻入长春时,郑洞国在中央银行大楼准备殉国。然而他的部下为避免无谓牺牲,隐藏了他的手枪并向解放军投降。 这位黄埔名将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远超同侪,但在国民党高层的掣肘下难以充分施展。即便如此,他依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郑洞国与原配覃腊娥的婚姻维系了十六年之久,这段婚姻为他带来了三个孩子。在北伐战争期间,覃腊娥一直陪伴在郑洞国身边,为他打理家务,照顾孩子。 1930年,正值中原大战期间,覃腊娥在武汉染上重病。当时前线战事紧张,郑洞国无法分身照顾妻子,最终覃腊娥不幸病逝。 在失去第一任妻子后,郑洞国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江西姑娘陈碧莲。两人很快确定了婚姻关系,组建了新的家庭。 然而战争年代夫妻聚少离多,加上一直未能生育,这段婚姻逐渐出现了裂痕。更为不幸的是,1948年长春之战后,国民党对外宣称郑洞国已经阵亡。 陈碧莲在上海等待多时,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后来当郑洞国重获自由回到上海,两人虽然短暂团聚,但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陈碧莲最终选择了离婚。 进入新中国后,郑洞国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顾贤娟。这位女子温婉贤淑,两人组建了新的家庭。 婚后不久,顾贤娟为郑洞国诞下一个女儿,取名郑安玉。 然而,在郑安玉年幼时,顾贤娟因病离世。郑洞国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女儿成长。 在水利部工作期间,郑洞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女儿的教育中。郑安玉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在父亲的教导下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郑安玉在北京市一家文印厂工作,凭借着出众的容貌和知识修养成为厂里的明星员工。1977年,正值高考恢复之际,21岁的郑安玉正在努力备考,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在文印厂工作的阎姓职工对郑安玉一见倾心,多次表达爱慕之意。郑安玉对此人始终保持距离,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这位追求者在工作中接触到一本外国侦探小说的译本,受到小说中密室杀人情节的影响,开始酝酿不可告人的计划。在一个平常的夜晚,他趁机进入郑安玉的宿舍。 案发当晚,郑安玉的宿舍房门紧锁,窗户也都关得严实。第二天,人们发现郑安玉已经遇害,整个宿舍却没有任何打斗痕迹。 74岁的郑洞国得知爱女遇害的消息,老将军强忍悲痛,向有关部门写信求助。考虑到郑洞国的特殊身份和案件的重要性,公安部门迅速组建专案组展开调查。 专案组通过现场勘查发现,凶手应该是用单手将郑安玉勒死,现场的整洁说明凶手对环境非常熟悉。在现场,警方发现了一根看似普通的猴皮筋。 经过摸排,警方将目标锁定在阎姓嫌疑人身上。通过搜查,在其储物柜中发现了多根与案发现场相同的猴皮筋。 面对铁证,阎姓嫌疑人很快交代了犯罪过程。他承认因追求不成,加上担心郑安玉考上大学后离开,便模仿小说情节实施了这起骇人听闻的犯罪。 这起案件给郑洞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经历过战火硝烟的老将军,在和平年代失去了年仅21岁的掌上明珠。 从此以后,郑洞国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曾经的果毅之气荡然无存。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最终倒在了生活的重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