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关于打呼噜的认识
《黄帝内经》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这段话出自《黄帝内经》,其主要含义为:
如果出现不能平卧且呼吸有声音的情况,这是阳明经气上逆导致的。
足三阳经的经气本应是向下运行的,现在却逆而上行,所以呼吸会有声响。
阳明经,也就是胃的经脉,胃是六腑气血汇聚的地方,它的气正常也是向下走的。一旦阳明经气逆乱,不能按照正常的通道运行,就会导致不能安然入睡。而且《内经》里也提到“胃不和,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它强调了阳明经气逆乱、胃气失和与睡眠不安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了中医从脏腑经络角度认识睡眠障碍等病症的理论思维,为后世诊治失眠等相关疾病从调理脾胃、恢复阳明经气顺行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