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第231期|全球限塑,我们在行动

钱江晚报 2025-01-11 11:06:34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郭闻

据潮新闻报道:为加强全省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加快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印发实施《浙江省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首次在全省沿海城市全域开展拉网式的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1

提到海洋垃圾,大多数人脑海里展现的画面多半是:漂满海面的矿泉水瓶、塑料袋、泡面桶、快餐盒、渔网、破烂玩具……总之,塑料制品占大多数。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域,工作人员在海底清理渔网新华社发

事实也确实如此。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环境中的固体废弃物,而这其中85%是塑料垃圾。202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从污染到解决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报告称:到2040年,流入海洋区域的塑料垃圾量将增加近两倍,每年海洋中将新增2300-3700万吨塑料垃圾,相当于全世界每一米海岸线将有50公斤的塑料垃圾。而目前太平洋上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带”已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甚至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

报告说,所有海洋生物,从浮游生物、贝类到鸟类、海龟和哺乳动物等都面临着中毒、行为障碍、饥饿和窒息的严重风险。珊瑚、红树林和海草床也被塑料垃圾所淹没,导致它们无法获得氧气和光线。

报告所提到的塑料造成的这些危害,在近些年里,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并且这样的新闻也越来越多。

2018年,三只搁浅受困的小虎鲸死亡。随后在一只小虎鲸的胃里取出了18个塑料袋,另一只小虎鲸的胃里,竟塞了一块足足有30厘米长的海绵。

同样的,2023年,一头侏儒抹香鲸在三亚搁浅身亡。在对它进行病理解剖后发现:侏儒抹香鲸胃内有大量塑料垃圾。更令人痛心的是,它还孕有一头刚成型的小宝宝。根据解剖结果,专家们推测侏儒抹香鲸是因为胃内的塑料垃圾长时间堆积,导致侏儒抹香鲸无法进食,机体营养不良,最终多脏器联合受损而死亡。

2022年,青岛举办“没有一头鲸想这样告别”环保艺术展新华社发

2023年,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在海鸟身上发现了完全由塑料引发的疾病。他们在研究淡足鹱时发现,这种鸟由于常误食塑料,消化道会发炎并导致组织产生疤痕,进而产生腺胃内部纤维化,功能逐渐衰退,让鸟的消化能力受影响。研究人员把这种纤维化疾病称为“塑料病”。

2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仅是地球上塑料垃圾的冰山一角,它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生物遭到了危害,我们人类本身,也受到了塑料污染的威胁。研究表明,塑料污染可能导致人体的荷尔蒙变化、发育障碍、生殖异常和癌症。

塑料污染也关乎气候。如果对塑料进行生命周期分析,2015年塑料释放的温室气体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大约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碳预算的15%。

志愿者在泰国芭提雅海滩上捡拾垃圾新华社发

可能有同学会问,既然塑料污染带来的问题这么大,那能够禁止塑料生产和使用吗?其实这样的想法,在发现塑料具有的危害时便有人提出了。但是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辨证地看待,在人类工业文明史上,塑料是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与钢铁、水泥、木材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塑料本身并非污染物,然而生产不必要的塑料、对塑料制品的不当使用以及塑料废弃物的不当管理才会导致环境危机。

也因此,在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上,175个国家同意制定一份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国际协议,决定就塑料污染问题设立专门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希望最终能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塑令”(即全球塑料条约)。

按照既定计划,INC将召开5次系列会议进行磋商谈判,在2024年底完成任务并形成协议草案(简称塑料公约),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场在韩国釜山召开的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虽然各国参会人员都有着遏制塑料污染的决心与雄心,最终却在叹息里落幕。从11月25日至12月2日凌晨两点休会,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最后决定2025年择期续会。

在毗邻埃及首都开罗的吉萨,环保志愿者用从尼罗河中捞取的塑料垃圾搭建“金字塔”新华社发

说到这里,同学们会奇怪,既然大家都知道塑料污染的危害,那么为什么全球各国达成协议会这么困难呢?

这是因为,“限塑令”涉及的方面很多很复杂,比如条文中会对塑料产量、塑料垃圾的处理、回收再利用、塑料的“平替”等等问题进行详细规定。而各国因情况不同,考虑的问题、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单就塑料产量问题,对产油国来说,塑料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会对限制塑料生产的措施持谨慎态度。所以沙特阿拉伯等国就表示,限制生产不应纳入公约;一些欧盟国家则担心因此塑料成本会提高,而对严格的措施有所顾虑;而环保组织则大力支持限制塑料生产,以保护环境;美国则更倾向于制定国家计划,而非接受强制性的全球目标,以维护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策自主性。

一个问题就有这么多种意见,由此可见这份“限塑令”的复杂和难产程度。

3

虽然国际会议没能就“限塑令”达成协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是迷茫和失落的,因为许多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降低塑料带来的危害。比如中国。

作为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中国在塑料污染治理上起步早、见效多,不管从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走在世界前沿,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中国是最早采取非必要、一次性塑料产品管控措施的国家之一,明确在2025年内,逐步淘汰所有一次性和不可生物降解塑料。

在全球塑料条约谈判中,“循环经济”作为促进塑料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措施和方法被屡次提及,认为通过将线性的塑料经济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方法,大多数塑料污染都可以得到预防。

2019年,一个由近2万件回收塑料制品组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巨环”在上海展出,旨在提醒人们,海洋中废弃塑料形成的“垃圾带”正环绕着我们新华社发

而这一块也正是我国着力做的事,并走在了世界前列,早在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便正式实施,中国是全球仅有几个国家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立法的国家。

在本次塑料谈判结束后不到一周,中国就成立了国家标准《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设计评价通则》起草小组,旨在通过改善塑料制品设计,促进废塑料回收率提高并实现高值化利用的标准。2023年,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有效回收利用,而中国的回收比例则达到了31%。

在我省最近出台的这份《浙江省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中,就特别提到了“鼓励海洋垃圾再生资源的回收”“推进海洋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些年国家在不断地出台各种遏制塑料污染的法令法规,也感受到了大家对塑料污染的

比如从幼儿园便开始宣传的垃圾分类,在城市居民中已深入人心;又如点外卖时,你会发现有个“无需餐具”的选项,光这一选项,已经减少了60亿单的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快递行业“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的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

遏制塑料污染的脚步,势必不会因一份全球协议的迟迟不定而停下,人类赖以生存的蔚蓝色星球不会被白色污染覆盖,这是可以肯定的事实,但这事实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努力并去实现。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