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苏州富豪潘祖年弥留之际,他支开其他人,只留下20岁的孙媳妇,十分严肃地对她说:“我对你有2个请求:一是不要改嫁;二是帮我做一件大事,你能答应我吗?”孙媳妇听完后,眼泪水直流,最后重重地点点头。 苏州潘家被称为“贵潘”,家族祖上曾经是明末的盐商,非常有钱,到了清朝做官的很多,被称之为“翰林之家”。 到了潘祖年这一代,出了一个牛人,那就是他的哥哥潘祖荫。 不仅探花出身,出任二品大员,还对收藏很感兴趣,尤其是文物、金石等等,每次只要听说哪里有,一定会前去购买,如果送礼送这些“老东西”,他会开心得跳起来。 一天,左宗棠送了他一个大鼎,这个大鼎有1米高,圆圆的大肚子,尤其是鼎上有兽面纹,、饕餮纹,还有很多不认识的铭文。他瞬间被惊住了,这大鼎一看就不是凡品,左大人为什么送给自己? 一问才得知,这个大鼎的由来很是波折:最初是被岐山豪绅宋金鉴所得,后来岐山县令花了500两黄金买了,宋金鉴后来后悔,又花了3000两买回。 宋金鉴去世后,他的后人以700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了左宗棠的幕僚,后来幕僚又把这个鼎送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感念他被弹劾时,潘祖荫数次搭救,因此把这个鼎送给了潘祖荫。 潘祖荫推拒两三次之后,就“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之后把它当做宝贝收藏起来,还给它取名为“大盂鼎”。 还有一次,他听说京城里又出了一件大鼎,这个大鼎是从陕西扶风县任村出土,再被带到京城来的。 潘祖荫跑过去一看,第一眼就看上了,只见它和大盂鼎一样,都是圆鼎,高1米左右,鼎上有饕餮纹,还有一些不对称的纹饰,看起来很是有趣,鼎足也很不一样。最终,他花了650两白银买了回去。 回去后,他和幕僚一起洗剔、传拓、观赏、释读和研究,同样把它作为至宝珍藏在府里。 1890年,潘祖荫大限已到,他离世前,立下遗嘱,说:要把所有的收藏品全部交给弟弟潘祖年保管,所有的东西都得保管好了,尤其是那两个大鼎,是传家宝,一定不能卖了或丢了。 潘祖年过去一看,差点吓晕,只见青铜器和书画典籍等藏品实在太多,足足装了4船,才运到苏州。从那以后,潘祖年像护着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护着这批收藏品。 30年后,潘祖年60岁,开始为这批收藏品担忧起来。 第一,感觉自己活不长了,第二,家里子嗣单薄,怕这些东西落入他人之手。 年轻时他还是有过几个孩子,但都很命薄,没有活到成年,实在没有办法,他把族兄的孙子潘承镜过继了过来,还给他娶了一个名叫丁达于的媳妇,本想着能够继承香火,谁曾想成亲三个月也去世了。 如今,儿媳妇肚子瘪瘪,没有任何动静,这可如何是好?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潘祖年发现,儿媳妇丁达于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很是靠谱,心里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于是在自己弥留之下,把她单独留了下来。 潘祖年对丁达于说:“我们家祖传有两件宝贝,一个是大盂鼎,一个是大克鼎,它们都是周朝时留下来的旷世珍宝。除了这两样之外,还有400件珍藏品,也需要人好好保管。如今,潘家已经没有后人了,你是个好孩子,我希望你在我死后做到以下两点。” “一、不要改嫁,做我们潘家的后人,改名为潘达于,你做潘家的家主。二、好好保护好这批文物,不能让它们落入外人的手里。” 丁达于含泪答应了潘祖年的要求,对他慎重起誓:“人在宝在,誓死也要保护好它们。” 潘祖年死后,保护文物的重任落在了潘达于的肩上。很多人欺负她是个寡妇,于是打起了两个大鼎的主意,一些清廷官员和外国收藏家都许以高价,甚至有的说要用1栋别墅和无数黄金来换,潘达于都不为所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潘达于觉得文物不安全了,于是花钱打造了一个坚固的木箱,把两个大鼎放在里面,接着然后再把其他文物一起封存,最后把它们一起埋在了潘家老宅的地底下。 后来,日军多次来她家搜查,查不到丝毫影踪。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潘达于举家迁到上海,当时条件艰苦,家里饭都吃不上了,但无论再苦再穷,她都没有打算卖掉其中任何一件文物。 1951年,新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博物馆,潘达于觉得到了该把秘密揭晓的时刻了。 当年7月,她给上海市文管会写了一封信,说:要把大盂鼎、大克鼎,还有其他文物一起献给国家。 当两大鼎和400件文物重现天日的时候,举国震惊。大家这才知道,潘家珍藏的青铜器比故宫还要多,每一样文物几乎都是价值连城。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此很是感动,他们发放了2000元现金和一张奖状给潘达于,但潘达于拒绝接受奖金,但接了奖状,从那以后,把它贴在墙上,一贴就是50年。 2007年,102岁的潘达于含着微笑离世。 她的一生,平凡却又伟大。 平凡的是,和所有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坚强,默默无闻。 伟大的是,一生重诺,为守护国宝,死守秘密26年。 让我们为潘达于点赞,为无数为中国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