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如今坐在这烫手的龙椅之上,却满心忧虑。朕眼下最想完成的目标,便是挽救大清国于绝地之中。 自光绪二十年(1894年)起,大清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泥沼。甲午之战的惨败,犹如一道深深的伤口,撕裂了朕的帝国尊严。朕翻阅着汇总而来的军报,那一个个伤亡数字、一艘艘战舰的沉没,无不刺痛朕的心扉。朕看到众多大清子民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朕的海军将士血洒黄海,而这一切,皆因光绪朝的大清国虚弱至极矣! 从国内形势来看,朕深知大清已如一艘朽败不堪的大船,千疮百孔。朕在起居注中看到诸多记载,吏治腐败,纲纪废弛,制度僵化,百姓唾弃。朕想要革新吏治,让那些有能之士为朕所用,可这谈何容易?守旧势力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朕的每一个决策。朕想发展实业,让大清富强起来,可国内的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民间的力量也未能被充分调动。朕的子民大多还在饥饿线上挣扎,朕想改变这种局面,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每一步都困难重重。 而国际形势更是紧迫。列强环伺,犹如饿狼一般盯着朕的大清。光绪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94 - 1898年)间,西方列强不断地在朕的国土上划分势力范围。朕看到那些不平等条约,就如同绳索一般,把朕的大清捆绑得无法动弹,也将朕的脖子勒的透不过气来。 朕想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就像明朝的张居正改革一样。朕希望通过变法,建立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发展近代工业,增强国家实力;改革军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朕深知,只有这样,大清国才能焕发新生,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 朕知道朕的时间不多了,朕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大清的命运。朕想要打破旧制禁锢的枷锁,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朕想要朕的大清不再被列强欺凌,朕想要朕的子民能抬起头凝聚拢来,自豪地说自己是堂堂中国人! 朕明白朕所面临的风险,可朕已无退路。朕愿以朕之身躯,为大清的未来做最后一搏。朕要让大清重新焕发生机,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朕亦要勇往直前,因为这是朕作为大清皇帝的使命,朕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的基业在朕的手中崩塌。 于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6月11日,变法终于开始了,6月18日光绪帝召了见康有为......晚清帝王的孤独
朕如今坐在这烫手的龙椅之上,却满心忧虑。朕眼下最想完成的目标,便是挽救大清国于绝
南北镇抚司品茶
2025-01-10 00:23:36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