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将在互联网中灭亡?美国人发明电脑,压根没想过把汉字打出来,面对西方的质疑,中

曦月谈 2025-01-09 17:48:19

汉字将在互联网中灭亡?美国人发明电脑,压根没想过把汉字打出来,面对西方的质疑,中国专家乐呵呵的说了一句:瞧好了! 1979年,王选团队正焦急地围绕着一台闪烁着微光的机器。这是一台凝聚了中国科技精英们心血的设备——激光照排系统的原型机,首次运行正在进行中。屏幕上闪烁的字符,似乎在跳跃着与时间赛跑。旁边的技术人员紧张地敲打键盘,屏气凝神。 “成了!汉字出来了!”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大家围拢过来,见到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汉字,那种激动无法言喻。是的,汉字,终于成功地在计算机上出现了,挑战西方世界的质疑得到了最直接的回应。 “这就是我们的回答!”王选的语气坚定中透着一丝轻松,仿佛回应了西方的嘲笑。几年前,西方技术专家曾质疑,汉字在互联网时代必将灭亡,因为复杂的汉字系统根本不适合数字化。 他们甚至怀疑中国能否在计算机领域有所建树。然而今天,中国用自己的技术,向世界证明了他们的错误。 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汉字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它背后是中西方文化和科技竞争的缩影,也折射出中国科技工作者如何以智慧和韧性迎接时代挑战。 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逐渐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最初是为西方字母系统设计的,它们只需处理26个英文字母及符号,相对简单。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字符数量庞大,复杂多变,仅日常使用的汉字就多达数千个。这对计算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西方专家对汉字的未来持怀疑态度,认为如此庞大的汉字系统无法通过计算机有效处理。一时间,“汉字将在互联网时代灭亡”的说法甚嚣尘上。 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并未因此气馁。他们深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汉字真的在信息化时代灭亡,那么这将是中国文化的重大损失。于是,一场关于汉字命运的科技攻坚战悄然展开。 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讲起。当时,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中国却在这场革命中处于落后位置。 国外的计算机系统几乎清一色地支持拉丁字母,没人关心汉字能否在计算机上显示。那时的中国还处于封闭状态,缺乏先进的计算设备和技术,而国内的印刷行业也长期依赖传统的铅字印刷,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就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名叫王选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一名普通助教,却立下了一个“狂妄”的目标:开发一套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汉字的系统。 他的想法在当时看来近乎天方夜谭,因为连许多国内专家都认为计算机不可能处理汉字。 王选从研究西方的计算机语言入手,他知道,如果单靠西方现有的技术框架,很难实现汉字的输入和显示。汉字的复杂性远超西方字母文字,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王选没有选择简单的模仿,而是大胆地提出了“激光照排”的设想。他设想利用激光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直接生成和输出汉字。 设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便是在当时的中国,开发这样的技术所需的硬件资源也是极度匮乏的。 1970年代,中国的计算机水平十分落后,DJSI30计算机内存只有64KB,连基本的运算都很吃力。 王选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解决了存储汉字字模的难题。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汉字虽然数量庞大,但可以通过笔画进行拆解和压缩。 因此,王选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矢量描述汉字的技术方案,这一想法甚至比西方早了十年。 1979年春天,中国第一台国产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样机组装完毕。在全国各地科研单位的协助下,原型机成功进入调试阶段。 仅仅几个月后,1979年7月27日,中国使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印刷出了第一张报纸《汉字信息处理》。这标志着中国在汉字信息化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正当王选的团队为此欢呼时,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让他们意识到,这仅仅是技术成功的开始。英国、日本、美国的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积极进军中国市场。 中国的印刷厂和报社开始倾向于购买这些国外产品,一些人甚至嘲笑王选的努力,认为中国的技术无法与西方竞争。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选坚定地表示:“应用型的科技成果必须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我们不能只做实验室里的花架子。”他决心带领团队继续优化系统,并主动出击,与国际厂商展开正面竞争。 当时国内各家报社并不愿意为这个前景未卜的国产系统投入资金,甚至连实验推广都难以开展。王选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始终坚持,坚信国产技术一定能够成功。 经过几年的坚持与改进,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报社开始使用这项国产技术。 到1987年,中国90%的报纸印刷都依赖于激光照排技术,中国的印刷行业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为汉字在互联网时代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