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学情统计?
其实在招生的时候多发点“优秀生”就挺吸引人了。
但是大家一想就能想明白,一个班里的孩子一起学习,一定有一些是紧跟进度的,有些没跟上;有些执行力强,有些散漫;有些吸收能力好,有些一般……
要不要参加学习,不能只看优生,而要看普通状态下的孩子,是否能达到学习的预期。
所以我愿意额外花时间,把这个真实的达标率写出来,破除光环。
你觉得可以接受,也愿意付出努力,就来;不能接受自己可能会不达标,就不要来。
它达不到百分之百,只能达到一个较大的比例。数据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我觉得这是招生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