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70岁的宋濂被锦衣卫抓捕入狱。太子朱标跪着求朱元璋,痛哭道:“父皇,儿臣只认这一个老师,求饶他一命!”朱元璋想也没想拒绝了。 洪武十三年,杭州城外的一座小院里,年过七旬的宋濂正在整理着自己的书房。那一头花白的须发和布满皱纹的脸庞,无不显示着岁月在这位老者身上留下的印记。 在明朝初年的文坛上,宋濂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与刘基、高启一起被世人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这三位大家各有所长,刘基善于议论,高启长于诗歌,而宋濂则以散文著称于世。 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宋濂的文章地位极高,就连同为"三大家"之一的刘基也曾公开称赞宋濂是"当今文章第一"。这样的评价,在竞争激烈的文坛上实属难得。 宋濂对文章写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主张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在他看来,写文章不是为了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要通过文字来传达道理,服务于现实。 这种写作理念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强调"辞达"与"通变"。所谓"辞达",就是文字要表达清晰,让读者容易理解;"通变"则是要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和场合,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宋濂众多的作品中,《送东阳马生序》堪称经典之作。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贫寒学子刻苦求学的故事,文字质朴而感人,被后人选入中学课本,广为传颂。 宋濂的文章风格并非一成不变,有时质朴简洁,有时雍容典雅。这种多样的写作风格,恰恰体现了他"通变"的创作主张。 在创作之余,宋濂还主持编纂了《元史》,这部二百一十卷的浩大工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更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 宋濂的文章成就,为他赢得了"明朝文臣之首"的美誉。这个称号不是出自普通人之口,而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给予的。 宋濂在朝堂上的地位,从朱元璋对他的重用可见一斑。在众多朝廷大事中,编纂《元史》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工作。 这项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远超常人想象。《元史》记载了整个元朝近百年的历史,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极其严谨的态度和渊博的学识。 宋濂不负重托,带领团队编纂出了二百一十卷的巨著。这部《元史》不仅记载了元朝的兴衰历程,更为后世研究元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朱元璋对宋濂的信任,还体现在教育太子这件大事上。在古代,太子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选择太子的老师,必须慎之又慎。 宋濂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后,倾心竭力地教导这位未来的储君。他不仅教授朱标学问知识,更注重品德修养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宋濂根据太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既传授经典文献,又讲解治国之道。 在朝廷中,宋濂还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他参与修撰起居注,记录皇帝日常起居和政事活动,这是一项需要极高信任的工作。 宋濂还担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等重要职务。这些职务都与文书典籍相关,充分发挥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能。 在十九年的为官生涯中,宋濂始终保持着正直的品格。他从不说谎奉承,也不背后诽谤他人,这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实属难得。 宋濂处理政务时,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正直的品格。他参与国史编修工作时,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偏不倚地记录历史。 在朝廷大臣中,宋濂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不结党营私,不阿谀奉承,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种正直的品格,让宋濂在朝中获得了广泛的尊重。即便是性格多疑的朱元璋,对宋濂也常常表示赞赏。 洪武十三年,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暴发,这位曾经的宰相被指控谋反,牵连数千人。 宋濂的家族也未能幸免,他的孙子宋慎被指控与胡惟庸有关联。 案件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宋慎被判处死刑。不仅如此,宋濂的次子宋璲也因为牵连被处死。 这场灾难并未就此停止,锦衣卫很快就找上了年过七旬的宋濂。这位退休三年多的老臣,被从杭州老家带到了京城。 在京城的监狱中,宋濂面临着生死考验。朱元璋对这起案件极为重视,决定要彻查到底。 消息传到东宫,太子朱标立即赶到乾清宫求见父亲。面对自己敬重的老师即将被处死的命运,朱标跪地苦苦哀求。 然而朱元璋的态度异常坚决,即便是太子的请求也未能改变他的决定。在朱元璋看来,胡惟庸案事关重大,任何可能的关联者都不能轻易放过。 这时,马皇后也加入了营救的行列。身为一国之母的马皇后,以一个特殊的角度劝说朱元璋。 她提出,在民间百姓家中,请老师教导孩子尚且要以礼相待。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家,若是处死太子的老师,天下人将会如何评说。 马皇后的这番话,最终打动了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改变了原来的处决决定。 宋濂的死刑被改判为流放,新的判决将他流放到四川茂州。这个地方位于四川北部,路途遥远,环境艰苦。 洪武十四年五月,年迈的宋濂开始了他最后的旅程。然而他终究未能抵达流放地,在路经夔州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