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谷建芬的大弟子,却没能红过毛阿敏,就连汪正正也比她红 在华语流行音乐那片星光熠熠、竞争激烈的天空下,谷建芬老师宛如一位乐坛伯乐,慧眼识珠,培养出了一茬又一茬闪耀的明星。像那英、孙楠、汪正正,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撑起乐坛半边天的大咖,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歌曲传遍大街小巷。 而在这一众弟子中,毛阿敏备受瞩目,大家都以为她是谷建芬老师的开山高徒,深得老师偏爱。实则不然,真正最早拜入师门的是苏红。当年的苏红,那也是势头迅猛,走红的劲儿丝毫不输后来的师弟师妹们。 苏红出生在武汉,后来跟着父亲到辽宁本溪扎根生活。1984 年,在本溪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的她,机缘巧合之下前往北京演出。漫步街头时,一张招生广告闯入眼帘,定睛一看,竟是谷建芬声乐艺术培训中心的招生启事。谷建芬老师在音乐圈的威望,苏红早有耳闻,当下心里就“咯噔”一下,冥冥之中感觉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抱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报了名,参加了选拔考试。 这一考,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1986 年,苏红踌躇满志地登上第二届青歌赛的舞台,那场面,灯光汇聚,高手如云,可苏红毫不畏惧,凭借扎实的唱功和独特的嗓音,一路过关斩将,力压毛阿敏、韦唯等一众实力派,勇夺冠军桂冠。那时刚出道的张也也在参赛队伍中,不过遗憾地只拿到第 11 名,与前十擦肩而过。 夺冠后的苏红,一曲《小小的我》,嗓音清脆婉转,唱出了平凡人的心声,瞬间传遍大江南北;还有那首《三月三》,旋律轻快,带着浓浓的民俗风情,更是让她声名远扬。那时的她,走到哪儿都能听到自己的歌声,人气爆棚。 然而,苏红之后的发展之路却有些让人意想不到。她没有一头扎进商业的洪流,像其他歌手那样忙着出唱片、跑商演,而是频繁现身慰问下乡团。她穿梭在乡村小道、田间地头,为基层群众带去歌声与欢乐,走的是一条亲民又接地气的“高层路线”,想着一步步稳扎稳打,往更高的艺术殿堂迈进。 反观毛阿敏,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商业路线。一首接一首的经典歌曲问世,《渴望》唱出了人间百态的酸甜苦辣,《烛光里的妈妈》饱含深情,催人泪下,还有那大气磅礴的《历史的天空》,作为《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毛阿敏用她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将历史的沧桑、英雄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带着听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这些作品让毛阿敏的名字家喻户晓,商业价值飙升。 再看谷建芬老师的关门弟子汪正正,出道便惊艳众人。一首《超越梦想》,在悉尼奥运会期间,随着激昂奋进的旋律在街头巷尾响起,人们的热血被瞬间点燃,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那充满力量的歌声,汪正正也借此一曲成名,成为当时乐坛的顶流之一。 在这一群星光闪耀的同门中,苏红的光芒似乎渐渐黯淡了下来。虽说她是大师姐,最早得到谷建芬老师的言传身教,可商业上的成就却远不及师弟师妹们。不过,苏红一直默默陪伴在老师身边,就像家中最贴心、最常伴父母左右的孩子。那些在外打拼、大红大紫的孩子,固然风光无限,但往往忙碌得抽不出身。 苏红或许就像一位过早出发的旅人,在岔路口选错了方向。出道早,有勇气第一个下河探路,却不小心偏离了通往巨星的航道。但人生就是这样,红极一时靠实力,可要长久大红大紫,运气也占了很大成分。苏红虽错失了成为超级巨星的机会,可她在音乐之路上的坚守,为基层歌唱的付出,同样值得尊重。至于她和那英、毛阿敏相比,究竟谁的演唱技巧更高一筹,那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每个人都用歌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谷建芬是谁?就是看不懂刀郎作品,又瞎巴巴的谷老太吗?她啥也不是!她的学生只有那英,杨坤吧?象毛阿敏,人家是全国都嘻欢的歌唱家。水平只在谷建芬之上,不在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