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战役发生于1935年1月19日至3月22日,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行动,以下是其详细过程: 一渡赤水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向黔北土城方向前进。28日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与川军郭勋祺旅等6个团激战竟日,形成对峙,红军发现川军的实际兵力比预估的多且战斗力较强。29日,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战斗,在土城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川滇黔边的扎西(今云南威信)地区集结。 二渡赤水 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时,国民党军以重兵逼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决定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东进黔北。2月18日至20日,中央红军东渡赤水河,返回黔北。之后,红军相继攻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城,并在遵义附近伏击了增援的国民党中央军59、93师等部,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 三渡赤水 3月2日,蒋介石调整战略,以重兵进逼桐梓、遵义等地。15日,中央红军在鲁班场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未果。16日至17日,中央红军为了调动敌人,西渡赤水河,再次进入川南,并以主力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向川南追击。 四渡赤水 中央红军三渡赤水进入川南后,国民党军果然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纷纷向川南调动兵力,长江沿岸防御加强。此时,毛泽东等指挥红军于3月21日至22日再渡赤水河,返回黔北,成功地把国民党军甩在了川南。之后,红军以一部佯装主力,在长干山、枫香坝等地迷惑敌人,主力则于30日至31日南渡乌江,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战役发生于1935年1月19日至3月22日,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重要
人间觉聊社会
2025-01-08 07:56: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