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节目采访中,张丰毅谈到张国荣的时候说:“那时候我们都躲着他,如果有别人在,很丢人啊”。 印证你是不是80后少不了香港电影里的宁采臣,说起改变价值观的华语电影不得不提那位风情万种的程老板,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这位纯爱善良的年轻书生,这位痴迷成恨的虞姬,都是一个敬业的张国荣。 第一次在彩色电视机里看到鬼电影的时候,真正的替这个只会读书还不怕半夜信破庙的笨傻书生深深地害怕了一场。 白天是一股迷蒙的瘴气,一到晚上就是各种羊入虎口险象环生,就这一晚上的折腾,状元郎也得折腾废。一会刮阴风,一会长舌头,没被淹死在浴桶里,也要被勒死在树林里。 这或许就是宁采臣能被大家一直记住的原因,别看人很怂,胆儿是真大呀!后来不知又刷了多少次电影,明明已经对每个场景都很熟悉了,但看一次就会被吸引一次,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在资源还相对匮乏的2000年,无意中看到了年少在戏班学戏的程蝶衣,基本功练不好各种挨打,虽然嘴里在流血,但还能把戏唱得声情并茂。 暗无天日的学戏生涯终于换得一声程老板,这一生或许足矣。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用自己曾经学戏时的经历教授自己的弟子时却被无情地嘲笑“已经过时了”。 程蝶衣的目光涣散了,世界仿佛崩塌了,如果学戏受不得这些苦,受苦已经过时了,那他年少时受的那些苦到底算什么?算什么? 然而世事变迁,即使再无法替代的角色终究也不过是个伶人,不过是他人股掌间的玩物罢了。 程蝶衣我本男儿郎,不是女娇娥,然则当这入骨的京戏被捧到世人面前诋毁唾弃的时候,即使戏里的霸王下跪也不能保全程蝶衣时,他疯魔已入骨,不能为京戏生,那便只能死了。 为什么一提到程蝶衣,心里总是酸酸胀胀的说不清原因,或许他悲剧的人生,只能源于那个悲剧的时代,不是每一次破茧都是重生,或许是跌入更深的深渊。 都说程蝶衣的人生像极了张国荣本身,但张国荣又何尝不知程蝶衣,多年后曾被诟病的过的虞姬,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当张丰毅谈到当时和张国荣拍戏的点滴时,不禁感叹,他对角色痴迷的程度映射到了生活里,他笑着说:“那时候大家都躲着张国荣,如果有别人在的时候,很丢人的呀”。足以证明张国荣对于每个角色的认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或许他短暂的人生中是留有遗憾的,又或许遗憾才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一次节目采访中,张丰毅谈到张国荣的时候说:“那时候我们都躲着他,如果有别人在,很
龙少年品评
2025-01-07 18:16:0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