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遭失败,蜀汉精锐尽失,诸葛亮感叹:“法正若在,必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1-07 16:33:18

公元222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遭失败,蜀汉精锐尽失,诸葛亮感叹:“法正若在,必不致如此!” 法正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何会让诸葛亮有如此的感慨?难道法正在世,三国历史会就此改写吗? 很多人会认为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刘备能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刘备而言,助力最大的谋士是法正。 法正出身名士,最早投靠坐拥益州的刘璋,但是刘璋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没有看到法正的才华,并没有重用。 赤壁之战后,刘璋打算搞好与刘备的关系,一同对抗曹操,于是派出“闲子”法正去做这项工作。 刘备看到法正后,慧眼识英才,极力拉拢法正,而法正也觉得刘备才是雄才大略的明主,因此暗地里想要投靠刘备。 公元211年,曹操征讨张鲁,刘璋担心曹操“得陇望蜀”,因此派法正迎刘备入蜀共抗曹操。 法正借机对刘备说:“阁下命世英才,刘璋无明主之能,以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为根本,凭借天府之国的险阻来成就大业,易如反掌。” 刘备于是率军入蜀,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刘备趁机占据益州,法正作为入益州最大的功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随后,刘备命令法正与诸葛亮等人一块制定《蜀科》,以改变刘璋治下的益州法纪松弛的局面。 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时,在内仍然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 在法正的帮助下,刘备迅速坐稳益州,因为法正推行新政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因此打算举报法正,诸葛亮深知法正是刘备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直接压了下来。 在刘备占据益州后不久,法正向刘备献策,进取汉中。 原来曹操夺得汉中后,却并未继续向益州进攻,而是留下夏侯渊、张郃等将领驻守汉中。 法正因此判断,一定是曹操夺取汉中后,未能完全控制住,于是建议刘备立即发兵夺取汉中,并说出夺取汉中的三点意义,第一点是,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第一点是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第三点是,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 刘备当即采纳法正的建议,在短时间内做完动员后,开赴汉中,很快与曹魏主力相遇。 当时夏侯渊驻扎在南线据点走马谷,张郃驻扎在东线据点广石,并相互增援,刘备听从法正的声东击西之计,先调集精兵轮番进攻广石,张郃率部应战,认为是刘备主力来袭,因此给夏侯渊送信,让夏侯渊速来增援。 夏侯渊于是将所部一半人马调去增援张郃,谁知刘备此时已经将精锐调遣到南线,放火烧毁了夏侯渊在外面的防御工事。 夏侯渊只好率兵出营救火,法正看准时机,建议刘备下令全军出击,刘备下令出击后,黄忠斩杀夏侯渊,曹军阵容大乱,刘备从此占据汉中之战的主动权。 尽管不久后,曹操亲自率军来征讨,但也没有讨到便宜,反而与刘备形成对峙之势,当曹操得知刘备取汉中是法正献计,因此感慨说道:“吾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曹操感叹说:天下厉害的谋士都被我招纳了,为何会得不到法正这样的? 不久,曹操不得已而撤退,刘备遂占据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其实,蜀汉的根基主要就是荆州、益州和汉中,实际上刘备只是占据了刘表统治时期的荆州的一部分,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占领了荆州北部的南阳、襄阳和江夏一部分,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外加江夏一部分,孙权占据南郡及江夏的一部分。 之所以大家都认为刘备占据荆州,是因为荆州的治所在江陵,而南郡的治所也在江陵,所以孙权就把南郡借给刘备,这就是“借荆州”的由来。 在刘备夺取益州后,曹操正好打下汉中,刘备为让孙权牵制曹操,将江夏、桂阳、长沙给曹操,自己只有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 刘备夺取汉中不久,吕蒙偷袭荆州,袭杀关羽,自此,江夏、桂阳、长沙、南郡、零陵、武陵全部归东吴,蜀汉集团基本失去对荆州的控制,因此,气急败坏的刘备才会发动夷陵之战。 这样来看,蜀汉的基本盘后面就是益州与汉中,刘备戎马生涯一生,败多胜少,前半段光跑路了,最后也只剩下法正帮打下的这两块地盘,刘备不倚重法正倚重谁?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公元220年,年仅45岁的法正去世,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痛失肱股,在连哭数日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为关内侯。 在法正死后,刘备的军事生涯似乎也走上了下坡路,公元222年,蜀汉与东吴集团因关羽之死,荆州地盘之争,刘备举倾国之力出征,结果大败而归。 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赞法正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可见评价之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