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厂里出货,女老板赶到别的分厂帮忙去了,人手不够,女老板的70多岁的父亲在
卓美解说
2025-01-07 13:53:30
昨天晚上厂里出货,女老板赶到别的分厂帮忙去了,人手不够,女老板的70多岁的父亲在封箱,上货。都劝老人别干活,老人非要干,撵都撵不走。
昏暗的灯光下,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货物堆积如山,工人们在其间穿梭忙碌,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而在这忙碌的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女老板70多岁的父亲。只见他弯着腰,动作略显迟缓却又十分坚定地将一件件货物封箱,然后费力地搬到运输车上。
年轻的工人小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到老人身边,劝说道:“老爷子,您这么大岁数了,这活儿我们年轻人干就行,您去旁边歇着吧。”老人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倔强的笑容,额头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刻,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用那带着浓重口音的话说:“我还干得动嘞,闺女那边忙不过来,我能帮一点是一点。”说完,又继续埋头干起活来。
一旁的老张也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大爷,您的心意我们都懂,可您身体要是累坏了,老板知道了得多心疼啊。您就别让我们为难了,去休息会儿吧。”老人却像没听见似的,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还念叨着:“想当年,我也是从这最苦最累的活儿干起,才有了今天这厂子。这点活儿,不算啥。”
看着老人执拗的模样,大家都有些无奈。但同时,心中也不禁对这位古稀之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老人充满了敬意。老人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从前,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执着,仿佛这工厂就是他一生的心血,每一件货物都承载着他的回忆与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货的进度逐渐加快,可老人的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迟缓,每封一个箱子、搬一次货物,都要停下来喘口气。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
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工小赵看到老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嘴唇也微微发白,心中十分担忧。她跑到休息室,倒了一杯热水,拿了一条毛巾,急忙回到老人身边。小赵轻声说道:“爷爷,您先喝口水,擦擦汗吧。您要是累坏了,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老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接过水杯,微微颤抖地喝了几口水,感激地看着小赵,说:“好孩子,谢谢你。”
休息了片刻,老人又要继续干活。这次,大家都围了过来,纷纷劝说道:“大爷,您真的不能再干了,您要是有个好歹,我们怎么向老板交代啊。”老人看着周围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大家都是为他好,可他实在放心不下这出货的事儿。
犹豫了一会儿,老人终于缓缓放下手中的活儿,说:“好吧,那我就听你们的,先歇会儿。但你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大家听了,都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
老人坐在一旁,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怀揣着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创办了这家工厂。从最初的几个人、几台简陋的机器,到如今颇具规模的企业,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汗水。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努力。
在休息的过程中,老人也没闲着,他一边看着工人们干活,一边时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小张,那个箱子封的时候注意一下,角上要封严实了,不然运输过程中容易散开。”“小李,货物摆放的时候尽量紧凑一点,这样能多装一些。”工人们都认真地听着,按照老人的建议调整着自己的工作。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终于,出货任务顺利完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疲惫而又欣慰的笑容。这时,女老板也从别的分厂赶了回来。她一走进工厂,就看到父亲坐在一旁,脸上写满了疲惫。女老板心中一酸,快步走到父亲身边,心疼地说:“爸,您怎么还亲自干活呀,要是累坏了怎么办?”老人笑着说:“闺女,我看你忙不过来,就想帮把手。你放心,我这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女老板看着父亲,眼中满是感激和心疼。她知道,父亲一生都为了这个家、为了这家工厂操劳,即便到了古稀之年,依然放不下对工厂的这份责任。女老板转过身,对着在场的工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谢谢大家,今天辛苦你们了。尤其是我爸,这么大岁数还来帮忙,多亏了大家的照顾。”工人们纷纷表示这是应该的,大家都是为了工厂的发展。
经过这次事件,工厂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工人们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更深了,他们从老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一种不服老、不怕苦的精神。而女老板也更加珍惜父亲的付出,她明白,父亲不仅给了她生命,更给了她一份宝贵的事业和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
在之后的日子里,虽然老人不再像那晚一样亲自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他依然时常来到工厂,为工人们传授经验,为工厂的发展出谋划策。他的存在,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工厂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了工厂的未来努力奋斗。而这段老人坚持干活的小插曲,也成为了工厂里大家口中时常提起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心怀梦想,坚守责任,就能为生活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