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预料之中的 小小的我 和我预料之外的
实话说我已经尽可能摒弃掉所有互联网对《小小的我》的各种反馈试图纯粹的观影,但奈何我看得晚了一周实在是没办法两耳不闻窗外事。关于小我最大的声音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易烊千玺的演技真的太好了,另外一个就是这部戏除了易烊千玺的演技没什么好看的。
我去看了,带着如此高的预期管理去看易烊千玺的演技,还是会为之真实的震撼,易烊千玺的伟大在于他用自己的星光带领观众走入了这样的故事,但又能将一身星光卸下幻化成漫天辰星,我老说创作者当有怜悯之心,四字真的是这样的创作者。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易烊千玺,不管是少年的你还是奇迹还是小红花或者小我的票房得多惨淡,能有多少人愿意走进电影院看这样的故事,无数所谓流量想模仿四字演边缘人冲奖冲票房冲口碑,但他们终究都不是易烊千玺。我看完小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内娱有易烊千玺很的了不起,做易烊千玺的观众很幸运。
说完四字伟大就要说另外一个部分,小我真的除了四字的演技其他都很烂吗?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客观说我觉得小我最大的惊喜就是三个女性角色,这可以说是最近几年里我在非女性主义电影里看到的最精彩的三个角色。没有任何刻板化的带着真实人性复杂的三个女性角色。(鉴于已经上映一周我就不规避剧情了)
外婆——戴着镣铐跳舞的美丽女人
外婆这个角色太可爱了,一个去母性特色的女性角色,她是一个不那么合格的“母亲”,一个具有嬉皮士风格的有趣成年人,自私但不多。
会带脑瘫的外孙喝酒,会“引诱”脑瘫的外孙做鼓手来完成自己的梦想,会调侃春和撩妹技术太差,会在做饭的时候忘了关火错过春和自杀的瞬间,但也会在女儿一次次的质问里隐瞒自己曾经为了她命悬一线。如果说春和的灵魂时禁锢在不自由的肉体之中无法舞蹈,那外婆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电影没有交代外婆的前史,但是只言片语里我试图拼凑外婆的故事,她年轻的时候在西藏玩遇到过劫匪,也曾经把孩子丢到过垃圾桶,她自己一个人去过条件巴适的养老院但也为了女儿和外孙又回到了这个充满责任的家,她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活得潇洒,我看电影的时候想春和的浪漫与自由或多或少是遗传到了可爱的外婆吧,所以他才能在有限的生命活动半径里如此的渴望自由,因为他见过自由的灵魂是什么样。
母亲——被镣铐锁住灵魂的自私女人
我特别喜欢母亲这个角色,一个表面上无私但自私透顶的疯女人,我真的已经太多年没有在电影里看到如此解构的简中女性角色了。
对于母亲的伟大塑造本身就是一种物化女性,女性当然可以自私、母亲也可以不永远站在孩子的立场,因为女人的本质首先得是人,其次才是母亲,母性本身就是一种被塑造出来的东西,成为一个母亲不代表就不会疲惫不会歇斯底里不会自私。我还蛮喜欢春和自杀之后母亲在床边的这段自白,原本我以为这会是一段感人肺腑的“包饺子”片段,但没想到母亲说的是“我不想留下遗憾”,就像健全人其实永远无法真的和残疾人共感一样,母亲甚至无法理解春和的痛苦就来自于母亲认为自己是个包袱和累赘,春和刚刚死里逃生,他在母亲面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必须是“原谅”。
母亲叫喊着自己害怕失去唯一一次做母亲的机会,做母亲是她的权利,她要行驶这种权利,这是她的欲望,与孩子无关。因为“她自己想做个完美母亲,拥有完美孩子的欲望”已经盖过了她现役母亲的身份,母性并不伟大,母性也是女人的欲望之一,兢兢业业地扮演一个脑瘫孩子的母亲是很累的,自私的想要放下有什么错呢?母亲并不是神也只是人而已,真的是好妙的人性剖白。
雅雅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到底谁在说雅雅这个角色突兀,这个角色写得太好了。“我想告诉你我是一个生理健全的二十岁成年男性,但感谢你问我这个问题。”就像青春片里只有帅哥美女拥有恋爱,事实上文艺作品里常年只有美丽健康的人类才配拥有性生活,这是一种健全人的欲望霸凌,小我关于春和性欲的描写非常必要且有价值,毫不突兀。唯一的问题是雅雅这个角色没有足够展开所以她的行为动机有点失调,从只言片语里能拼凑出大概率是原生家庭不幸福假装“叛逆”的少女形象,我猜原本应该是生理健全精神残缺的少女和生理残缺精神健全的少年的对照组,但是后来发现纯粹作为春和的健全符号存在也可以就没有过度展开了。
但看完电影出来我有思考了一下,或许不展开其实更好,因为健全人对残疾人的猎奇与窥探和偶发的圣母病发作太真实了,发现对方似乎真的喜欢自己之后的恐惧害怕和嫌弃也太真实了,我甚至自我审判,换了我可能会有一样的反应,就像咖啡馆老板表面上的好心雇佣是为了税务减免和慈善噱头一样,咖啡馆老板和雅雅都不是完美的好人,但他们短暂提供的“好和正常”对春和来说也是必要。
雅雅教刘春和成为了一个健全的成年男性让他拥有了欲望,但又击碎了他健全恋爱的幻想,可这并没有磨灭他的欲望,因为欲望像是一种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就不会再关闭,和某个特定的人无关,而是和人性本身有关。
小我里的女性角色、老年角色、残疾角色一样,都非常的符号化,但是又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穿透符号展示的是共通的人性本身,就像渴望活着又渴望死去的春和,活在摇摆不定却又螺旋前进的当下免不了没那么正常,但没那么正常确实最正常的。
像失心疯一样胡言乱语打了这么多字回过头来看感觉自己写了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也是有点好笑,少有的感觉自己写的长评有点莫名其妙哈哈哈哈哈,以及预感这篇长篇在这样的日子发可能也没什么人看,但想想刘春和曾经也写下“没用”的投诉信又觉得“没用”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想写就写想发就发呗,拥有按下发送键的这个瞬间就够了。
或许这是我至今仍旧喜欢电影、喜欢电视剧,在这个乱成一锅粥的内娱坚持打工做牛马的原因,故事本身拥有力量,拥有力量的创作者们也会给予人类力量,会让很多“我”充满了勇气去面对这个没那么“好”的世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为故事奉献我少有的拥有的东西——勇气与时间。
也不错,真的。
qzuser
分析的太好了,小小的我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被黑的有点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