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意乱情迷中宠幸了丫鬟,事后竟若无其事,置李氏于不顾。谁料,24年后,谭府上下没人敢看轻李氏。 封建社会中丫鬟身份低微,例如被卖到谭府的丫鬟李氏,即使为老爷谭钟麟生下儿子,仍然活得谨小慎微。 谭府的老爷谭钟麟是个读书人,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取了一官半职。不过他的性子与当时读书人独有的清高却毫不相关,他为人豪爽,爱好交朋友。于是,谭钟麟在当地颇有名气,经常与人在外把酒言欢,一来二去这纳的姨太太越来越多。 他的正妻虽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但看着入府的姨娘 们心中越发着急,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但又碍于丈夫的面子不好发作。 巧的是,某次谭钟麟在外应酬喝多了,回府时正好遇到打扫卫生的丫鬟李氏。谭钟麟对这个小丫鬟有点印象,她自小便被贪财好赌的父亲卖到府上,那时她还面黄肌瘦,但是现在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看着眼前身材婀娜的李氏,他借着酒劲便把她抱入房中,李氏身材瘦弱面对强健的谭钟麟毫无还手之力,就这样失了清白。 谁知,第二天谭钟麟酒醒后竟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在他眼里李氏不过只是酒后消遣的丫鬟罢了,根本不够格做他的妾。 正妻和姨太太们得知此事后,异常愤怒,一个不入流的丫鬟竟然被老爷宠幸,真是岂有此理; 双方迅速达成一致战线,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到她的身上,李氏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一一承受。 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命运多舛,李氏竟然怀孕了。得知此事的正妻和姨娘瞬间暴怒,她们无法忍受这个贱婢日后同自己平起平坐,于是想不经过谭钟麟便秘密处理此事。 所幸,管家见情况不妙赶快通知了谭钟麟。巧的是,前几天他的算命先生在前几天为他算了一卦,说这几日会有喜事发生,此等喜事对谭府颇具好处。谭钟麟对此深信不疑,便在管家的通知下救下了李氏。 怀胎十月,李氏在声嘶力竭中生下一个男孩,谭钟麟抱着怀中的孩子,越看越有福相,为其取名为谭延闿。 不过,李氏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在府里的位置仍然是一个丫鬟,而儿子谭延闿被安排到主母的名下养育。 难道拼死为谭钟麟生下儿子的李氏就只能过如此悲惨的人生吗?当然不,母凭子贵,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她竟然成了府里最尊贵的女人,连谭钟麟都要敬她三分。 谭延闿自小天资聪颖,谭钟麟对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命他自5岁起开始写文作诗。 在谭延闿的努力及天分的加持下,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便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称为“奇才”;13岁时,谭延闿便被推荐参加童子试,考中秀才; 24岁时,他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试第一名会元。 李氏看着谭延闿得到如此优异的成绩,甚是欣慰却又有一丝遗憾。作为母亲,她除了带给儿子生命以外,似乎再没什么能够给予他的。 谭延闿虽自小在主母身旁长大,获得父亲的重视,但他仍然受兄弟姐妹的排挤,姨娘 们看他不顺眼,时常刁难于他,主母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母则刚,即使是微弱的李氏也不例外。她多次冒着得罪她们的风险紧紧护着儿子。 自小读书识字的谭延闿自然明白母亲的无奈,他刻苦读书并不只是基于父亲的鼓励与期望,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 再努力一点,变得更厉害一点,是否就能让母亲的处境更好一点?谭延闿凭着这样的信念,在参加殿试成功后成功进入翰林院。 后来,在武昌起义后,谭延闿被任命为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民政部长,后又被推举为湖南省都督,仕途开阔。 谭府上下看着步步升高的谭延闿悲喜交加。喜的是谭府在当地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老爷谭钟麟心情喜悦大大赏赐了下人。悲的是各位姨娘 们眼看着丫鬟的儿子仕途通达,心中难免愈发嫉妒。 谭钟麟并非不通情理之辈,在儿子谭延闿的多次暗示之下,给了李氏一个名分,李氏终于成为了谭府名正言顺的姨太太。 随着谭延闿的仕途异常顺利,从湖南都督晋升到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后来更是高至民国政府主席。母亲李氏在谭府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就连谭钟麟也要敬她三分。 李氏是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个丫鬟的缩影,前半生活得兢兢战战,后半生却有无上荣耀。不过,相比于其她无名无份谨小慎微了一辈子的丫鬟来说,她是幸运的。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意乱情迷中宠幸了丫鬟,
超哥评历史
2025-01-05 23:12:18
0
阅读:869
月光
宠幸?
鹿山闲云
无心插柳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