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山东一 19 岁大学生梦到佛祖跟他说:“你是我手下童子,该回来了。”醒后,她不顾爸妈阻拦,从名校退学,去做了尼姑。 2008年的那个夏天,释正孝的故事拉开了序幕。当时,她正在山东某知名985高校攻读大一,校园生活宁静有序。白天的课堂上,她埋头做笔记,晚上寝室的灯光下,她常与室友们讨论学业。这一切因一次寺庙旅行而发生了改变。 那个暑假,学校组织了一次文化旅游活动,地点选在浙江天台山。天台寺坐落于群山之巅,周围古木参天,晨钟暮鼓的声音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净感。 释正孝跟随同学踏上寺庙的石阶,经过一段蜿蜒的山路,眼前豁然开朗,青砖红墙、庄严的佛像映入眼帘。寺庙的大雄宝殿内香火缭绕,佛像在烛光中散发出一股宁静的力量。 她跟随导游的脚步进入殿内,静静站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在听到讲解中提到佛教文化时,她不自觉地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带她去寺庙的画面。那时,她常站在母亲身旁,看母亲虔诚地跪拜、祈祷,却未曾理解其中的含义。此刻,天台寺的庄严肃穆让她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归属感。 同行的同学参观完后,三三两两地开始在寺庙前的庭院拍照。释正孝却选择一个人安静地站在角落,望着远处的山林出神。 她没有拍照,也没有参与同学们的谈笑,而是独自走近一位年长的比丘尼,询问有关寺庙日常生活的问题。那位尼姑慈祥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并微笑着赠予她一本薄薄的佛经。 这本佛经成了她从天台寺带回的唯一“纪念品”,却也在后来成为了她信仰之路的开端。 回到学校后,释正孝的生活看似一如往常。可在心底,天台寺的那份宁静不断涌现,挥之不去。几天后的一晚,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她身着僧袍,站在一片光明的大殿内。佛祖端坐在莲台上,祥和地看着她,声音低沉而清晰:“你本是我座下童子,该回来了。” 梦醒后,她睁开双眼,半夜的寝室里一片漆黑。耳边似乎还回荡着佛祖的声音,那种清晰感让她分不清这是梦还是现实。她坐在床上,久久没有躺下。 这场梦境对释正孝来说意义非凡。第二天一早,她郑重地告诉室友:“我决定了,我要出家。”刚听到这句话时,室友们都以为她在开玩笑,甚至有人笑着回应:“你别学那些古装剧,出家这种事别拿来开玩笑。”她却十分严肃,告诉室友:“我梦见佛祖对我说,我本是他座下的童子,我要回去。”这一说法让室友们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释正孝的“决定”并不仅仅是对室友说说,她随即给父母打了电话,提出了自己想退学的要求。这通电话让父母措手不及,他们原以为女儿是在大学遇到了学业上的挫折,劝她冷静下来。 可当父母得知她的真正意图时,母亲忍不住愤怒道:“你是不是疯了?退学去当尼姑?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怎么能这么糊涂?” 父母千里迢迢赶到学校,试图劝说她收回决定。在校门口,母亲忍不住拉着她的手流泪:“你知道为了让你考上大学,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吗?你怎么能说退就退?”父亲也皱着眉,低声说道:“这不是闹着玩的事,大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你想想清楚。” 释正孝神色平静,她低声说道:“我已经想清楚了,佛祖在梦里召唤我,我必须回到他身边。”她的回答让父母无言以对。父亲失望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母亲则不甘心地继续劝说,但始终无法打动她的决心。 最终,释正孝正式办理了退学手续。当她走出学校大门的那一刻,校园的喧嚣声渐渐被抛在身后。她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站在车站,准备搭车前往天台寺。 在等待班车的那段时间,她安静地坐在长椅上,一旁的学生们欢声笑语地讨论暑假计划,而她则像被世界隔离了一般,默默注视着远方。 到达天台寺后,她找到之前见到的那位比丘尼,表达了自己想出家的意愿。尼姑端详了她许久,最终领她去见住持。在寺庙的静室内,她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听着住持问道:“你的父母知道你的选择吗?”她低声答道:“他们反对,但我已经决定了。” 几天后,她剃度出家,改法号“释正孝”。剃度仪式简单而庄严,她披着僧袍,双手合十,听着住持念诵经文,剃刀轻触头皮时,头发纷纷落下。那一刻,她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释正孝依然留在天台寺,过着与世隔绝的清修生活。她的选择曾引发无数争议:有人认为她抛弃父母的期望,追求自己的内心,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也有人钦佩她有勇气打破世俗的枷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父母在最初的失望和愤怒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接受了女儿的选择。他们虽然内心仍有遗憾,但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而释正孝,在修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与佛教的信仰共度余生。
与佛有缘!
嘿嘿,得亏她梦到她是佛祖跟前一童子,她要梦到她是佛祖跟前一头猪,那咋办?
佛教祸国殃民,乱世一来就缩起来,不过还是要被拿来开刀!
真是讽刺啊,不孝的人取名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