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纯真纯洁纯净一生难忘一一 我的故事佐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绮琴说文化 2025-01-04 17:17:46

穷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纯真纯洁纯净一生难忘一一 我的故事佐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确实贫困。 解决温饱问题,是农民的一大欲望。生活物资、日常用品都很短缺。住房简陋、谈不上有什么理想的家俬用品,有简的日常用具就算不错。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上期,家中兄弟五人,家穷人多、无劳动力、全靠母亲一人拉扯养大。六十年代,家底十分贫穷。我大哥1948年生,那年代也只十几岁的孩子,只能给母亲养育我们几兄弟当帮手。 家中住房土坯墙瓦房,一间半大约30平米。屋里空空,除两个床铺、母亲陪嫁的一个储柜(大衣柜)和一张三屜条桌外,没有任何家俬用具。 我印象最深的是羡慕别人家吃饭时,围坐在大方桌上,我家没有方桌,只能把菜碗放在灶边上,挟到碗中散开吃饭,很不方便。 1965年我10岁,母亲见一家人吃饭没有着落,就向塆下的一个侄子,我们的同辈柏元老兄开口,借用他家大方桌临时用用。他很同情我们兄弟们的生活,爽快地答应了。 柏元老兄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当时30岁,1956年结婚,因身体原因没有小孩,62年离婚单身一生。上辈给他创出较好条件,一套三间石墙大瓦房,高大宽阔一人独住。 这张方桌我家借用了10年,直到一九七五年,我大哥结婚时,打造家具,有了自家方桌后才归还。 10年中,没有任何经济来往,纯属白借白用! 10年中,他从不提及借用之事。 归还时,我家两兄弟抬送他家,只说了声“劳务”(谢谢)的话,没有请他吃餐饭;沒有买点礼物送上酬谢,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做 ̄法太荒唐。心里很过意不去! 还有: 同是他的故事,感动人至今难忘! 我塆另一户,我们都是同辈分的兄弟,1966年他们家兄弟们分家时没有安身之地,想到借用柏元老兄家一间房临时住住。 一天傍晚收工后,夫妻二人空着手去柏元家谈借房事宜,可能是话说得好,借期又不长,大概一两年时光。柏元老兄想,年把时间一幌而过,沒有多说一下答应了。 第二天,夫妻二人搬完自家简单的床铺家用具入住他家,喜气洋洋,沒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临时住房。当晚两口子请房主柏元老兄一起吃了餐开心便饭。 这一住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一年! 直到1977年借住人一家移民迁出到外地才退出借住房!沒给报酬;沒有租金!临走时千言万语表达柏元老兄借房之情、帮人之恩! 柏元老兄帮人助人胸怀宽阔厚道地说:这没什么,房沒人住还不是空着! 多么诚坦暖心的语言! 回想起这些住事,内心感动不已! 这事在当今绝无!10余年不论城乡,房子要收多少租金? 穷时代的日子,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朴实、信耐、互帮的情感,是社会风尚正气的光环!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