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发现,但敌人看了一眼,就让他走。不料,一个叛徒大喊:“我认出来了,他是徐向前的参谋,快抓起来!” 这句无心的话,却改变了康海生的命运。 1937年,红军西路军政委陈昌浩、警卫员康海生,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西路军警卫员赵家仕走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有忧愁的神色,红军西路军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在和马家军的作战当中遭遇损失,他们刚刚开完会,决定剩下地红军战士继续坚持打游击,而总指挥徐向前,需要返回延安汇报情况。 康海生和赵家仕走在最前面,作为陈昌浩和徐向前两人的警卫员,他们有责任保卫总指挥和政委的安全。 “嘘,有人!”康海生低声示警,应该是马家军的骑兵,但他并不是很担心,因为几人都做了乔装打扮,而且为了防止自己被抓,他们已经将所有武器都丢掉了,即便是搜身也不怕, 果然,马家军的骑兵对他们进行了搜身,但什么都没搜到,康海生等人正准备离开,突然,有个人大叫了起来:“他是红军,是徐向前的参谋,快把他抓起来!” 康海生心下一惊,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红军身份的?可他转念一想不对啊,自己也不是徐向前的参谋,而是陈昌浩的警卫员,康海生刚刚准备开口辩解,却直接被马家军带走。 马家军别的人不清楚,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名字却是记在心里的,听说康海生和徐向前有关系,哪里还肯放过康海生,立刻将他抓了起来。 只是此时马家军的人不会想到,叛徒也是这么想的,他其实并不知道康海生的真实身份,只是远远看过他一眼,但是叛徒确定他是红军,为了确保他被抓,提了总指挥徐向前的名字。 康海生很快被送往监狱,他凭借自己机灵的头脑想到了马家军并没有过硬的证据,而是只凭借叛徒的指认,但是指认是有可能出错的,所以他一问三不知。 一来二去马家军的士兵也搞糊涂了,这人究竟是不是红军,为什么啥都不知道,思虑再三,他们叫来了那名叛徒,让他再次确认康海生的身份。 叛徒见到康海生的时候很心虚,他甚至不敢抬头看康海生,在马家军一声又一声的逼问下,叛徒也有点晕,他只是远远看过康海生一眼,并不确定。 就这样,康海生暂时摆脱了“徐向前参谋”的头衔,被关到了普通红军战士区。 康海生被关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有人来到了康海生的牢房,说是要调查基本情况,康海生说自己是刚刚加入红军队的新兵,调查人员听到之后,随便看了看,就在一张表格的选项上打了勾,康海生伸头看了一眼,上面写着:“可争取”。 没过一会,那位叛徒又来了,他一来就拿来好几根金条放在桌面上,然后开始大谈特谈马家军的待遇有多好,打起仗来是多么势如破竹,最后希望康海生加入他们,叛徒觉得自己的话很有说服力,他自己看到金条时都已经走不动路了,可康海生根本不理会,他对叛徒破口大骂,最终叛徒灰溜溜地走了。 没过几天,突然有一名马家军军官出现在康海生面前,他给康海生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可以帮你。” 康海生很疑惑,对方是谁?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后来康海生了解到,对方之前和马家军打过仗,兵败被俘,因为没能扛住严刑拷打,最终选择了投降,虽然马步芳很喜欢他,但是底下的马家军都对他不假辞色,觉得这位军官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实际上也确实不是一类人,这位军官在看到属下做烧杀抢掠的事情的时候,经常会予以制止。康海生又观察了几天,发现对方确实可以信任,就接受了他的帮助。 这名军官安排康海生在俘虏放风的时候逃跑,康海生抢了一匹马顺利逃跑了,在康海生顺利逃跑之后,他找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康海生一直在那里担任通讯员,少尉外交副官,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担任了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后勤部部长兼政委,1955年时,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康海生因为叛徒的出卖意外被捕,也因为意外的援救而脱困,红军曾经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但最终也顺利克服了这些困难,在经历了无数场的战斗之后,战士们迈向了最终的胜利。 “前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过程当中,曾经有有无数的困难,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康海生和其他革命者都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参考资料:《西路军沉浮录》甘肃人民出版社
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发现,但敌人看了一眼,就让他走。不料,一个叛徒
超哥评历史
2025-01-04 10:11: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