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工作人员把消息告诉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立即掐灭了手中的烟,对警卫员说“快去把周总理找来,我和他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允许打扰。”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试爆。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增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当时,毛主席正在中南海。 消息传到他耳中时,毛主席立刻熄灭了手中的烟。随即,他对身边的警卫员下令:“快去把周总理找来,我和他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允许打扰。” 在1944年,中国共产党就已得知美国正在研发所谓的“超级炸弹”,即氢弹的消息。此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在1945年美国投下广岛与长崎两颗原子弹后,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关注日益升温。 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行动,开始通过与海外华人科学家的联系,寻求相关的核物理研究资料,并暗中筹备相关的科研力量。 尽管毛主席曾公开宣称“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他深知,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核武器意味着拥有了威慑力。1949年,随着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的新政府深感外部威胁,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核武器成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迅速蔓延。中国志愿军与联合国军激烈对抗,志愿军的英勇表现令美军大为震惊。然而,美国不仅没有就此收手,还计划使用原子弹威慑中国。 此举深刻触动了中国领导层,毛主席认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必须尽快发展核武器以确保国家安全。于是,中国再次向苏联请求提供核技术援助。然而,斯大林始终以“我的就是你的”为由,拒绝了中国的要求。 直到1953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中国的核武器发展才迎来转机。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决定提供一定的核技术支持。 1954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赫鲁晓夫首次放宽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答应帮助中国建立小型原子堆,并同意中国派遣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核技术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1955年,地质部在国内发现了大规模的铀矿资源,为中国未来的核武器研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原子能事业的建设,并做出了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 1957年11月,苏联为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前来参加。 这次会议的规模空前,吸引了64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中国作为重要盟友,得到了苏联的邀请,毛主席对此高度重视,决定亲自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赴苏访问。 毛主席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深化两国的军事合作。此次访问的规格极为高端,几乎囊括了中国当时军方的精英人物,包括彭德怀、叶剑英等高级将领。此次访问不仅是毛主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苏联。 在参观完苏联的纪念活动后,毛主席立即与赫鲁晓夫展开了会谈。赫鲁晓夫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双方能够在军事技术上进一步合作,并为毛主席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展示活动。 赫鲁晓夫提到将向毛主席展示苏联军方的最新成果,特别是有关核武器的影片。毛主席决定带领代表团全员参与,以便全面了解苏联的军事实力。 晚上的电影放映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小礼堂进行,首先放映的是苏军的坦克部队演习影片。影片展现了苏联强大的装甲部队,坦克群如钢铁洪流般席卷而过,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彭德怀在观看时不禁心生警惕,认为如果中国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必须依靠山地作战来抵消敌方的装甲优势。 影片结束后,毛主席指出,苏联的展示让中国看到了差距,也给了中国明确的目标。毛主席决定要加速发展中国的核武器,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返回中国后,毛主席立即指示开始研制原子弹,并将这一任务列为国家的重中之重。此举标志着中国核武器计划的正式启动。 毛主席的坚定决心使中国在核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赫鲁晓夫的帮助最终未能如愿到来,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自主研发核武器的脚步。中国的“596工程”正式启动,经过无数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中国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了谨慎起见,决定暂时封锁消息,以免引起国际上的不必要反应。第二天,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的监控,外界首先得知了中国进行核试验的消息,随后中国政府才正式公布了这一重要信息。 参考资料:赵迎新主编. 《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