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这么大,要这么多钱干嘛?”2020年,78岁的王泽霖教授,去买方便面,嫌8块太贵,被售货店老板嫌弃,说:买不起就别买呀。结果他转身就捐出8,208万。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努力挣钱不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有这样一个老人,他为科研奉献一生,辛苦攒下了一笔巨额存款,可却依然过着节俭的生活。 他骑着老旧的电瓶车上下班,吃桶泡面也觉得贵,有时候衣服上还有破洞,任凭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富豪“。 然而就这样一个抠门的人,却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毕生的积蓄8208万元全数捐了出去。 他就是河南农业大学的教授王泽霖。 2020年,王泽霖教授将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了学校。两年后,他又把自己获得的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300万元奖金也全部捐给了学校,为了就是能让学校可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以及支持科研创新工作。 他的捐赠行为引发了很大的讨论,不少人好奇他一下把积蓄全捐出去不会舍不得吗?可王泽霖教授却表示,自己和妻子的退休金已经足够他们过日子了。 “钱要用在刀刃上。“王泽霖教授说道。对于他来说,祖国的科研事业就是”刀刃“。 1942年,王泽霖出生在江苏苏州。那个年代基本的温饱都是问题,还是靠着姐夫的救济才勉强活了下来。 他的姐夫是一名军人,曾经参加过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当时姐夫对于王泽霖来说就是“人生指向标“一般的存在,他不仅教会了王泽霖奉献,还教会了他爱国。 于是王泽霖就立志要像姐夫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无法成为一名军人,王泽霖便在学习上下功夫。刻苦的他最终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兽医专业。 而他选择这个专业,就是因为小时候看到过太多村民,他们饲养的家禽牲畜因为疾病而死亡,在那样的年代,无疑是断了一家的命脉。 毕业后他去了山西临汾兽医院工作,在那里进一步了解了养殖业中的疫病问题。作为一个养殖大国,疫病一直是养殖业最大的阻碍,而当时的疫苗都得依赖进口,价格高昂,普通的农民和养殖户根本难以负担。 这让王泽霖决心要建立一个能生产价格低廉的国产疫苗的研究项目,为此他甚至放弃了国家的科研经费,选择自费开展研究。 1995年,王泽霖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任禽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王泽霖每天除了要给学生上课,还要进行各种科研实验,好不容易有点空闲的时间他还会下乡给农民讲解禽病的防治。 功夫不负有心,在他多年的努力之下,最终研制出了多款禽类疫苗剂型,大大的降低了禽类的死亡率。 而第一笔靠科研成果带来的奖金,他就直接捐给了学校,盖了两栋实验楼。 之后他几乎每一笔奖金都选择捐给学校以及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还出资设立了学院科研创新基金,建立禽病实验中心,为学校购置最先进的仪器设备。 王泽霖先后获得了三项发明专利和十二个新兽药证书,而这些科研成果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足够他富庶的过完余生,不用再为科研操心。 可年过古稀的他还是继续做着科研工作,为的就是培养科研人才,薪火相传。 王泽霖虽然有着丰厚的家底,却依旧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至今他和妻子依旧住着年代久远的老房子,衣服也很少买新的,总是带着破洞和补丁。为了省时省钱,他一般都是随便下碗面条对付两口。 一天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王泽霖路过一家便利店,他看了眼时间发现来不及吃饭了,便想着去便利店买一碗泡面吃。 可当他得知方便面竟然要八块后,便直呼太贵了。老板便不屑的嘀咕道:“买不起就别买啊。” 虽然小声但还是落入了王泽霖的耳朵里,他放下泡面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后来当老板在新闻上看到那个捐了八千多万的教授竟然就是当时那位连八块钱泡面都嫌贵的老人时,羞愧的低下了头。 王泽霖做到了像他姐夫一般,为国为民奉献自己。 主要信源:“抠门”教授王泽霖,8000多万全捐了!大河网
“我年纪这么大,要这么多钱干嘛?”2020年,78岁的王泽霖教授,去买方便面,嫌
哄动这史记
2025-01-02 08:55:28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