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阮佳琪]
为抗衡中国在全球造船业占据的主导地位,去年12月,某些“天性难改”的美国两党议员曾向美国国会提出一项立法——“美国船舶法案”(ShipsforAmericaAct),以振兴美国造船业。
新法案呼吁制定一项国家目标,要求美国通过建立战略商业船队的计划,力求在未来10年内将悬挂美国国旗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船舶数量扩大至250艘。但根据补充条款,法案给美国留下一个“灵活操作”的口子:允许包括外国建造的船舶被暂时纳入统计范畴,直到美国自己建造的船舶能够取而代之。
这似乎让日韩看到了“做生意”的机会。日本《日经亚洲》1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一条款意味着,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和韩国的造船厂可能会从2025年开始迎来美国订单的激增。
国际律师事务所Winston&Strawn的合伙人兼海事业务主席查理·帕帕维扎斯(CharliePapavizas)对法案内容大为赞赏。他分析称:“法案从两个方面为外国造船厂提供了机遇。其一,亚洲造船厂将有望获得临时船舶订单;其二,由这250艘船舶构成的稳定订单将极大激励亚洲造船厂投资美国造船厂。正如此前韩国(韩华集团)造船厂收购费城造船厂一样。”
也有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美国将其产业发展问题错误归咎于缺乏补贴等政府保护措施上,实则无益于该国造船业的复兴。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科林·格拉博(ColinGrabow)坦言,“美国船舶法案”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它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上:美国海运业的缺陷主要源于缺乏补贴和其他政府援助。”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以美国主要处理国内货物的船舶为例,这一类船长期受到1920年生效的《商船法案》(即《琼斯法案》)的保护,该法案规定仅限美国建造的商船可通行美国内河与沿海航道。然而,这些商船的数量并未因保护措施得以迅速增长,时至今日也仅仅维持在区区100艘左右,略高于今天从事国际贸易的美国商船。
“(由此可见)现在需要的不是政府的保护措施,而是应当为美国市场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他说。
《日经亚洲》还提到,进一步审视当前美国造船业现状,考虑到美国目前已经“几乎不存在”的造船能力,想要用美国本土建造的船舶快速、平稳替代外国建造的船舶,短期内几乎是难以达成的艰巨任务。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国在建的远洋船舶只有5艘,而中国正在建造1794艘船。
9月9日,山东威海,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修造船产业基地船坞正忙于生产。视觉中国
据美媒早前报道,随着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近一半的份额,美国在造船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国会去年发布的“扭转美国海上力量的衰落”报告宣称,中国造船业的劳动力规模约为美国的4倍。美国海军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的近50%,韩国和日本分别占据近30%和17%,而美国的产能仅占到0.13%。
在这一背景下,去年12月1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Kelly)和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陶德·杨(ToddYoung)以及两名众议员提出了“美国船舶法案”,试图通过立法以复兴美国的商业船只建造能力。